微拟球藻中潜在C4循环对不同抑制剂、光质的响应 .pdfVIP

微拟球藻中潜在C4循环对不同抑制剂、光质的响应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源期刊网

微拟球藻中潜在C4循环对不同抑制剂、光

质的响应

作者:魏力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10期

摘要:为了探讨微拟球藻C3、C4循环在碳固定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通过对其基因组、

转录组进行解析,发现微拟球藻IMET1中存在编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苹果酸酶、丙

酮酸磷酸双激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等C4途径关键酶的基因。分析了关键C4基因的

进化,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微拟球藻在不同光质条件下C4基因(磷酸烯醇式丙

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表达量的变化。此外通过使用不同的化学抑制剂检测

这些潜在C4基因对其的响应。结果表明,IMET1中存在细菌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在

系统同发育关系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基因都与硅藻、褐藻

进化关系很近。在白光、蓝光、红光等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

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基因表达在蓝光下短期内会显著升高,而后相对表达又下调。在某些胁迫

条件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磷酸双激酶酶等活性的升高可能改变了微拟球藻

IMET1碳代谢途径的走向,C4代谢途径功能加强。

关键词:微拟球藻;C4循环;抑制剂;转录动态

中图分类号:S9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298-05

根据光合作用碳素同化的最初光合产物的不同,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分为3类:分别是

C3植物、C4植物、景天酸代谢(crassulaceanacidmetabolism,CAM)[1]。高等植物中,绝大

多数植物(约占90%)使用C3循环进行CO2固定,即经典的卡尔文循环途径,只有一些耐干

旱植物(如高粱、玉米、稗草、黍类)才拥有C4循环。生长在极端干旱条件下的植物(如景

天、仙人掌等)能利用CAM通路形式光合固碳[2]。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

作用活性,它能通过碳浓缩显著提高固碳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周

围的CO2浓度,进而提高光合固碳效率,并且能够同时改善、提高氮和水的利用效率[3]。

目前,我国对浮游植物光合无机碳吸收机制的认识相对滞后,没有像高等植物一样明确分

类。据报道,水生植物的某些种类(如Hydrilla、Egeria、Orcuttia、Eleocharis属)可以进行

C4形式的光合作用,但它们并没有大部分陆生C4植物拥有的Kranz结构。在某些非生物胁迫

条件下,这些物种在叶绿体内能够利用NADP苹果酸酶(NADP-ME)完成苹果酸脱羧反应并

释放CO2,从而形成叶绿体内的CO2浓缩机制(CO2concentratingmechanism,CCM)。

C3、C4途径将在同一细胞中进行,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和rubisco分别定位在细胞质、叶绿体中起作用,这与C4陆生植物的C4

龙源期刊网

循环存在很大不同[4]。水生植物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具有C3途径的气体交换和生化特

征,但当暴露在低浓度的CO2环境中10~12d,会诱导产生C4类型的CO2浓缩机制[5]。此

外,海洋藻类由于长期的进化适应仍通过低碳诱导的CO2浓缩机制来增加主要的光合作用羧

化酶rubisco周围CO2的浓度[6]。通过这个机制能够增加CO2与O2的比例,进而减少光呼吸

过程中的能量浪费。海洋藻类光合作用的碳固定途径一般被认为是C3途径,但是最近的同位

素标记试验、基因组测序数据表明,藻类中也存在潜在的C4途径,即CO2首先被固定形成四

碳分子苹果酸或草酰乙酸,如海洋硅藻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weissflogii)单细胞中存在

C4途径,在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中或许存在1个潜在的C4类似碳固定途

径[7]。然而,1个介于C3-C4之间的碳固定途径被认为存在于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中。因此,在不同的硅藻中,多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9****2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