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地震电磁扰动观测方法与技术专题研讨会纪要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
【期刊名称】《国际地震动态》
【年(卷),期】2012(000)004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8.5;N27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于2011年12
月26—2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地震电磁扰动专题研讨会。参加本次专题研讨会的有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
蔡晋安,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杨树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
究员钱家栋、赵家骝、关华平、副研究员席继楼,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
员杜学彬、副研究员谭大诚,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卢军,上海市地震局研究员
马钦忠,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员吴荣辉、田家勇、王兰炜、副研究员张
世中以及该所其他从事电磁扰动观测研究的科研人员。
本次研讨会由蔡晋安和杨树新共同主持。在研讨会上,蔡晋安就本次研讨会的目的、
意义和重要性发表了讲话;张世中和王兰炜分别就《DCRD-1电磁扰动观测系统》
和《区域电磁扰动观测数据》做了报告;各与会专家以甘肃试验台网及其观测数据
为主要讨论对象,对地震电磁扰动观测手段当前的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
预期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地震电磁扰动观测是地震电磁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地震监测预测中具有一定的
应用实效。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我国的电磁扰动(又称电磁波、电磁辐射
等)观测在群防群测工作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各类型的电磁扰动观测台站
150多个。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使用的观测仪器种类较多,观测对象不一致(电场、磁场、电
磁场),观测频段不相同(超低频(ULF)、甚低频(VLF)、低频(LF)),观
测装置不相同,观测仪器(传感器)的性能差异较大,传感器架设(埋设)方式不
同,仪器标定方法不一致,观测结果的表述不一致,观测环境和台址条件差异较大。
这给资料的共享、数据分析研究、地震预测、观测方法与理论研究以及台网管理等
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型的电磁环境骚扰源,如地铁(轻轨)、电气
化铁路系统、超高压交直流输电/用电系统、以及其他各类工农业生产、生活设施
建设、运行等产生电磁污染等;同时,由于目前的电磁扰动观测场地附近人文活动
频繁,对电磁扰动观测中磁场观测分量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这些骚扰源及其产生
的电磁环境污染,对地震电磁扰动的观测和研究带来了多种不同程度的影响。
雷电影响也是一种天然电磁环境干扰,除了产生数据的波动和扰动外,强雷电冲击
还可能造成观测仪器工作不稳定,甚至造成仪器停测和毁坏。试验观测表明,在较
强雷电天气影响的情况下,仪器可能记录到完整的雷电过程,该过程最长可持续1
个小时以上。由于这些雷电干扰数据的形态与磁暴发生时的记录数据形态类似,这
对数据的分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鉴于地震电磁扰动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国地震局已于2009
年颁布并实施了地震行业标准《地震地电观测方法电磁扰动观测》,对地震电磁
扰动观测对象、测量原理、观测系统、数据产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规范和规
定。
2010—2011年,由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牵头,依据地震电磁扰动观测方
法标准的有关要求,利用“DCRD-1型电磁扰动观测仪”,在甘肃省组建了由嘉
峪关、高台、红沙湾和静宁等4个台站组成的电磁扰动试验观测台网,以期通过
试验观测,以及对区域内电磁扰动观测数据总结和讨论,为今后电磁扰动观测台站
的选址、建设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积累经验。
到目前为止,地震电磁扰动观测、研究及发展仍然处于自发状态,未能实现系统化
研究和正规化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电磁扰动观测仍然是一个新型的观测方
法和观测手段,在观测机理研究、观测方法、观测技术、数据分析应用以及观测管
理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尚待进一步研究、探索和讨论的问题。
(1)关于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
从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电磁扰动台网运行结果来看,各个台站观测得到的数据的差异
性比较大,主要表现在背景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事件变化的同步性比较少见,
环境干扰问题和天然电磁扰动变化比较难以区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
面的,从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的角度主要表现在:观测对象的差异性,如观测物理
量、观测频段不一致等;观测方式具有差异性,包括装置布设方式、数据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