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高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一诊)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泸州市高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一诊)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泸州市高2022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思想政治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3页,第Ⅱ卷3~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留。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年10月23日,美国波音公司工人就新的薪资协议进行投票,64%的工人投下反对票,因此已经持续6周的罢工仍将继续。波音公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美国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缩影。此次罢工

①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②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有可能会改善工人待遇,从而缓和阶级矛盾④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经济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人民群众新期待,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据此回答2~3题。

2.党中央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构想;改革开放之初聚焦“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新命题;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由此可见

①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了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③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就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

④中国式现代化既扎根于中华大地,也借鉴了各国文明成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统计指标

绝对量

(元)

同比名义增长(%)

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人均可支配收入

20733

5.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561

4.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272

6.8

人均工资性收入

11950

5.8

57.6

人均经营净收入

3235

6.4

15.6

人均财产净收入

1780

2.1

8.6

人均转移净收入

3768

5.0

18.2

3.右表为2024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收入情况,由表中信息可知

①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居民主要收入来源

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③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收入结构趋于优

④人均经营净收入随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4.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历史。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我国经济规模连上台阶得益于

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升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我国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

④改革开放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高三·一诊政治第1页共4页

5.核电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收益稳定、安全性要求高,我国一直以来采取四家央企控股、地方政府参股的形式。2024年新核准的五个核电项目,由央企控股投资建设,有10家民营企业参与,且民营企业参股比例首次提高到了10%。这一转变

①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是平等的

②有利于发挥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③旨在降低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民营企业的投资风险

④并没有改变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A.①③B.①④C.(2)③D.②④

6.为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长效机制,2024年10月10日央行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这项货币政策工具

①实行以券换券,扩大了基础货币的投放规模②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韧性,维护市场

文档评论(0)

藏珠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