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沉思录》读后感(精选3篇) .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沉思录》读后感(精选3篇)

《生命沉思录》读后感(精选3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

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收集的《生命沉思录》读后感(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命沉思录》读后感1

最近,读到曲黎敏的《生命沉思录》,关于感悟生命的一书,感

触颇深。可以说该书是一本充满大智慧和富有哲理之作。作者从养生

到养心,实现华丽转身。面对当下文化焦虑、社会变革,精神颓废,

价值失衡的现实。作者走笔春秋,扬汤止沸,对衣食、男女、婚姻、

性爱、人性、生死、灵魂、宗教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书诗情洋溢、

哲思通透、禅意悠远,行文流畅。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先生对此评价很高。

他说:灵魂进入肉体,于是有了人的生命。生命,灵魂是道,肉体是

器。养生,不是调养肉体,而是调养灵魂,使之阳光明媚,照亮肉体。

真正善养生者,必善采人类智慧之精华以养心,且听曲黎敏说。

是啊!曲黎敏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养生不如养心。她说:医

药只能部分地解决人肉体层面的问题,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养心和养神。

要想离苦得乐,还要内心的觉悟。

由此可见,时下流行的养生诗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真的还是有些道理的。我们认为,补是针对虚症而言的。药补的理由

就是有病治病,无病也可强身。食补也是历来医家都极为推崇的。唐

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

后乃用药尔。那么,神补就是我国中医的一大贡献。中医注重得神者

昌,失神者亡,注意清静养神,适度用神。动静结合,节欲守神,怡

情畅神。

因此,扫除种种烦恼,自我摆脱悲愁的情绪,都应属于神补的范

围,严格地讲还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

方面。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内容,都是有益身

心健康的。

归结起来一句话;生命诚可贵,养生在养心。

《生命沉思录》读后感2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年

北京大学开学,一位学子拖着沉重的行李来北大报到注册,当他看到

一位村夫一样的老人,就连忙喊来,请他帮着扛行李,并许诺付费。

老人微笑着帮他的行李带到了目的地就悄悄离开了。后来在开学典礼

上,年轻的学子看到了那位老人竟坐在主席台上,事后一打听,原来

还是位北大的副校长。更令他震惊的是他就是享誉中外的学者季羡林

老先生。

老先生已将近百岁了,作为一位跨世纪的贤者,他历经了太多的

沧桑,看惯了人生的荣辱,不用说其煌煌的著作,就说其自身,也是

一本难得的人生教科书啊!

手头的这本《生命沉思录》辑取了老先生各个时期著作中的哲思

小语,分人生卷和学问卷两辑,囊括为学与为人的多个方面,他是季

老一生的足迹,像星星一样镶嵌在思想的天空上,闪烁着永恒的光亮。

子曰:“四十而不惑。”照现代人的理解,认为人到了四十岁就会摆

脱名利的干扰,人生变得智慧和通达起来。但翻阅老先生的生平,读

他的人生论语,却感觉老先生的一生都是那么的乐观聪颖,超越洒脱。

是什么使老先生始终那么自知豁达?是什么使老先生永远那么的清澈

澄明?我在边读边思中明白了那句名言───人到无求品自高。

人怎能无求?老先生说:“不管(人的)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

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老先生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赢得了世

人的尊敬。但他又是那么的谦逊淡泊,,对待吃,他说:“食足以果

腹,不就够了吗?”对待穿,他有老主意:“以不变应万变。一身蓝

色的卡其布中山装,春、夏、秋、冬,永不变化。”对待官,他说:

“我最讨厌人摆官架子,然而偏偏有人爱摆。这是一种极端低极趣味

的表现。”老先生曾经坦率地说:“我决不是一个完全没有虚荣心的

人,我也决不是一个完全淡泊名利的人。”他把对学术和事业的追求

放在了人生的首位,从少年到老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一直孜孜以

求,不知疲倦。他说:“无为而有为。”他一生面临的诱惑颇多,但

一直淡然以对,他以学术涵养人品,以人品光照学术,他以炉火纯青

的学术和人格,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永恒不变的精神品格。

先生曾经说,自己说的都是真话。我从这本书里真切地听到了他

心灵的脉动。谈世相、论佛道、说文学、怀亲友、侃天与地、聊东方

与西方,先生娓娓道来,三言两语,风格委婉,见解深刻,耐人寻味。

我想,这除了与先生漫长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学术知识以外,更与先

生通达的人生观念有关。先生学贯中

文档评论(0)

151****04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