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列举鱼类的五种寄生虫病【推荐】
鱼类寄生虫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不仅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大规模死亡。本文将详细介绍五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包括其病原体、感染途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一、小瓜虫病(白点病)
1.病原体
小瓜虫病由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引起,这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鱼类寄生虫。多子小瓜虫在显微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体表有纤毛,体内有一个大核和多个小核。
2.感染途径
小瓜虫主要通过水体传播。其生活史包括成虫期、包囊期和幼虫期。成虫寄生于鱼体表或鳃部,繁殖后形成包囊,包囊内孵化出大量幼虫,幼虫再感染其他鱼类。
3.症状表现
感染初期,鱼体表出现小白点,随着病情发展,白点数量增多,鱼体表和鳃部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病鱼表现为焦躁不安,常在池边或水中杂物上摩擦身体,食欲减退,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4.诊断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鱼体表或鳃部的刮取物,发现多子小瓜虫的成虫或幼虫即可确诊。
5.防治措施
预防: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养殖水体;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免疫力;引进新鱼时进行检疫和隔离。
治疗:可以使用甲醛、硫酸铜、敌百虫等药物进行浸泡治疗,但需注意药物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鱼体造成二次伤害。
二、指环虫病
1.病原体
指环虫病由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的多种寄生虫引起,常见的有鳃指环虫(Dactylogyruslamellatus)等。指环虫呈长条形,头部有四个吸盘,用于吸附在鱼鳃上。
2.感染途径
指环虫主要通过水体和中间宿主传播。其生活史包括成虫期、卵期和幼虫期。成虫寄生于鱼鳃,产卵后卵随水流散布,孵化出幼虫,再感染其他鱼类。
3.症状表现
感染指环虫的鱼表现为鳃部充血、肿胀,鳃丝黏液增多,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体色变暗,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4.诊断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鱼鳃部的刮取物,发现指环虫的成虫或幼虫即可确诊。
5.防治措施
预防: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养殖水体;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免疫力;引进新鱼时进行检疫和隔离。
治疗:可以使用敌百虫、甲苯咪唑等药物进行浸泡治疗,但需注意药物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鱼体造成二次伤害。
三、车轮虫病
1.病原体
车轮虫病由车轮虫属(Trichodina)的多种寄生虫引起,常见的有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nobilis)等。车轮虫呈圆盘形,体表有纤毛,形似车轮。
2.感染途径
车轮虫主要通过水体传播。其生活史包括成虫期和幼虫期。成虫寄生于鱼体表或鳃部,繁殖后形成幼虫,幼虫再感染其他鱼类。
3.症状表现
感染车轮虫的鱼表现为体表和鳃部黏液增多,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体色变暗,常在池边或水中杂物上摩擦身体,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4.诊断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鱼体表或鳃部的刮取物,发现车轮虫的成虫或幼虫即可确诊。
5.防治措施
预防: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养殖水体;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免疫力;引进新鱼时进行检疫和隔离。
治疗:可以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等药物进行浸泡治疗,但需注意药物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鱼体造成二次伤害。
四、锚头鳋病
1.病原体
锚头鳋病由锚头鳋属(Lernaea)的多种寄生虫引起,常见的有多态锚头鳋(Lernaeapolymorpha)等。锚头鳋呈长条形,头部有锚状结构,用于插入鱼体表。
2.感染途径
锚头鳋主要通过水体和中间宿主传播。其生活史包括成虫期、卵期和幼虫期。成虫寄生于鱼体表,产卵后卵随水流散布,孵化出幼虫,再感染其他鱼类。
3.症状表现
感染锚头鳋的鱼表现为体表出现红色斑点,局部组织坏死,黏液增多,食欲减退,体色变暗,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4.诊断方法
通过肉眼观察鱼体表,发现锚头鳋的成虫即可确诊。
5.防治措施
预防: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养殖水体;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免疫力;引进新鱼时进行检疫和隔离。
治疗:可以使用敌百虫、高锰酸钾等药物进行浸泡治疗,但需注意药物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鱼体造成二次伤害。
五、三代虫病
1.病原体
三代虫病由三代虫属(Gyrodactylus)的多种寄生虫引起,常见的有鲢三代虫(Gyrodactylushypophthalmichthysi)等。三代虫呈长条形,头部有吸盘,用于吸附在鱼体表或鳃部。
2.感染途径
三代虫主要通过水体传播。其生活史包括成虫期和幼虫期。成虫寄生于鱼体表或鳃部,繁殖后形成幼虫,幼虫再感染其他鱼类。
3.症状表现
感染三代虫的鱼表现为体表和鳃部黏液增多,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体色变暗,常在池边或水中杂物上摩擦身体,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4.诊断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鱼体表或鳃部的刮取物,发现三代虫的成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