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电法在水电站围堰渗漏探测中的应用.docx

综合电法在水电站围堰渗漏探测中的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检测与监测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年第2期

·70·

综合电法在水电站围堰渗漏探测中的应用

陈程卢小林唐齐许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4)

【摘要】以某水电站围堰渗漏探测为例,介绍了利用综合方法探测渗漏通道空间位置和大致形态的实际应用效果。说明利用多方法测试资料综合分析,互相补充,相互验证,信息较丰富,可减少物探勘查的多解性,提高成果解释的可信度,为工程质检和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电法勘探围堰渗漏探测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2469.2014.02.020

【中图分类号】TV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469(2014)02-0070-03

前言

某电站围堰防渗墙采用高喷灌浆施工工艺,墙体深入基岩1m。基坑抽水后发现上、下游围堰均存在漏水现象,且随着工程的推进、坝址和厂房开挖深度的加深,渗流量不断加大,已严重影响到工程的施工。从施工现场看到上、下游围堰的背水面已形成3处较大规模的渗漏点,初步估计渗漏总量大于5000m3/h,为此,施工承包商积极组织力量对防渗墙进行补强灌浆处理,但效果不显著,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安全,必须快速查明围堰防渗墙的渗流性状或可能的主要渗流通道,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1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

工程区河床高程26.0~30.0m,砂砾石层厚5.5~8.5m,因多年民间淘金船作业,河床中部砂砾石层已非自然级配,而被多次翻动和筛选,留下的大多为颗粒较大的砂砾石。下伏地层(坝基岩体)为下第三系,是相对不透水岩层,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少量的泥质粉沙岩、中细砂岩,岩层产状N10°~20°E,SE∠

10°~30°。坝址区地质构造相对较简单,断层构

造、层面不甚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岩体风化以面状风化为主,局部为囊状风化。

上、下游围堰就近取材填筑,材料主要为卵石、含砾亚黏土。堰体的临水和背水面均呈自然坡度,堰顶宽约24m(下游)~28m(上游),顶面高程34m。距临水面4m处设防渗墙,墙宽 (厚)约0.7m。河水高程30m,基坑水位高程约22m。3处渗漏点,上游2处,下游1处,出露高程在22.5~25.0m之间,基本在围堰体背水面坡脚附近。

现场电阻率(p。)参数测试表明:干燥卵石pg值一般为2000Qm以上,含水卵石p,值一般为100~800Q·m,含砾亚黏土p,值一般为80~240Ω·m,泥质粉砂岩p。值一般为10~1002·m。防渗墙体由砂、卵、砾石和水泥等胶结而成,仍在高喷补强的施工段和早已完成的墙体段,其电阻率值与墙体原材料和墙体含水与否呈现较大差异。由此可见,工程区具备了采用电法勘探查明围堰渗漏部位的地球物理电性差异条件。

2物探方法的选择及工作布置

作者简介:陈程(1983年一),男,工程师。

工程检测与监测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年第2期

·71·

经现场查勘和了解,上游围堰顶面正处于表层铅丝笼(起压实和保护作用)铺设施工的高峰期,施工干扰大,且除防渗墙顶面和预留的施工车辆交通道外,堰顶再无可布物探测线之处,而下游围堰顶面物探布置情况相对较好,施工干扰也相对较少。因此,为达到快速查明围堰渗漏部位的目的,决定采用高密度电法、联合剖面法和自然电位法相结合的综合地面电法进行探测,分别在上、下游围堰各布2条测线,即在上游围堰防渗墙轴线和下游围堰防渗墙旁以及各自的车辆交通道旁布置测线,同一围堰上两测线平行;考虑到探测深度和精度,选用测点距为2m。具体测线布置见图1。

洞派右岸防护跳

洞派

右岸防护跳

河中双洲

厂房基坑

图1物探工作布置示意图

高密度电法选用的点距为2~3m,共布置60个电极,排列长度为118~177m,选用测量装置有:α排列(温纳装置AMNB)、α2排列(温-施装置AMNB)。采用90V~480V直流电压对地供电。

联合剖面法选用的点距为4.0m,供电极距AB/2为25m,测量电极距MN/2为2m,供电电压90~480V。

自然电场法选用不极化电极,点距为2m,基点放置于远离围堰的沙洲上阴凉暗处。

探测全过程可分为3个部分:(1)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及自然电场法,判断渗漏通道在平面上的分布位置和大致特征;(2)采用联合剖面法,通过曲

文档评论(0)

文档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