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氧化塘内的生物学过程藻类细菌衰亡细胞CO2、NH3H2O、PO43-O2流入污水能沉淀的固体处理出水O2风阳光(厌氧性)(兼性)有机物微生物有机酸、醇等微生物CH4+CO2+NH3等第63页,共7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氧化塘内的生物组成藻类:位于氧化塘的表层,常见的有:小球藻属、衣藻属、眼虫藻属等;细菌:大量存在于氧化塘下层,在好气状态下,无色杆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等优势生长;在氧化塘底部的厌氧层还有硫酸还原菌和甲烷细菌。微型动物:存在多种原生动物、轮虫、以及甲壳类等。第64页,共7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氧化塘的分类与功能兼性塘(FacultativePond)塘深1.0~2.5m,上层DO充足,好氧微生物占优势;中层DO不足,兼性微生物占优势;下层厌氧微生物占优势。可应用于处理工业、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厌氧塘塘深2m以上,厌氧微生物占主导,可接纳预处理各种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它后面通常还置有兼性塘和好氧塘。第65页,共74页,星期六,2024年,5月曝气塘塘深2~5m。机械曝气充氧。精制塘四、综合生物塘综合生物塘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将各具体特点的生态单元,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组合起来的具有污水净化和无污水资源化双重功能的新型稳定塘技术综合生物塘净化生物学基础水生维管束植物生态净化功能藻-菌互生生态系统代谢活性提高出水水质的生态学措施第66页,共74页,星期六,2024年,5月综合生物塘工艺流程进水流程Ⅰ:处理BOD5150~200mg/L的污水,包括全部的生态单元,水力停留时间16.3d;流程Ⅱ:处理BOD5100~150mg/L的污水,水力停留时间11.5d;流程Ⅲ或Ⅳ:处理BOD570~100mg/L的污水,水力停留时间4~5d;沉砂厌氧植物藻-菌生态修饰养殖灌溉出水ⅠⅡⅢⅣ植物藻菌第67页,共74页,星期六,2024年,5月6.3水生植物塘一、以水生大型植物为基础的处理系统污水格栅二级水生生物曝气塘砂滤反渗透粒状炭柱臭氧消毒出水二、全年运转途径选择适宜的高等水生植物种类营养膜技术第68页,共74页,星期六,2024年,5月6.4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湿地每年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均具有浅的表面水层,能维持大型水生植物生长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根据自然湿地模拟的人工生态系统,用于处理废水。第69页,共7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优点净化效率优于氧化塘;运转费用低;对废水处理厂难以去除的营养元素净化效果好。应用实例芦苇湿地处理系统:建有土壤处理和和水生生物处理第70页,共74页,星期六,2024年,5月6.5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污水土地处理系统(LandTreatmentSystem)利用土地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来处理已经经过预处理的污水或废水,同时利用其中的水分和肥分促进农作物、牧草或树木生长的工程设施。一、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组成与类型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组成污水的预处理设施,污水的调节与储存设施,污水的输送、布水和控制系统,土地处理面积,排出水收集系统。第71页,共7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土地处理的净化机理净化机理包括:土壤的过滤截留、物理和化学的吸附、化学分解、生物氧化以及植物和微生物的摄取等作用。土地处理系统主要类型地表漫流系统慢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系统自然湿地系统复合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第72页,共7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土地处理系统与污灌的主要区别1土地处理系统要求对污水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去除污水中有害物质。2土地处理系统是按照全年连续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污灌则是按照农作物的需要进行灌溉。3土地处理系统有完整的工程系统并可以调控,其底层防渗系统,有效的控制了污水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的污染。4土地处理系统地面上种植的植物,以有利于污水处理的牧草、林木、青饲料等经济作物为主,不种植直接食用的农作物;污灌的土地常以粮食、蔬菜等农作物为主。第73页,共74页,星期六,2024年,5月感谢大家观看第74页,共7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可制成酶布、酶片、酶柱等多种形式。二、酶的分离提纯动植物提取vs微生物提取1选育:根据需要筛选产酶量高并已于培养和分离提取的优良菌株。2发酵培养:按照微生物生长和生产的最适条件进行培养,即发酵过程。3分离提取:用盐析、等电电沉淀等方法对发酵液提纯。4菌种保存:将酶制品浓缩、结晶,并在低温下保存。第31页,共74页,星期六,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