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版选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92.docVIP

2024年粤教版选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9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粤教版选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92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总分栏

题号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

1、“商君遗礼,弃仁思,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子壮到出赞。”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调动劳动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人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2、元朝通过南北大运河漕运江南米粮供应都城官民;明太祖时期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进行漕运;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复大运河漕运。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北方地区局势持续动荡

B.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海路漕运其有明显优势

D.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运河漕运

3、史学家戴逸评价戊戌变法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他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4、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

②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农民阶级与马木路克封建统治的矛盾。

④马木路克统治集团与奥斯曼帝国的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5、梭伦是古代希腊著名的“七贤”之一,完成改革后,毅然辞官远游。那么他的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地位应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C.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D.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

6、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催化”主要是指日本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天皇不掌握实权

C.受到西方殖民侵略

D.资本主义基础薄弱

7、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雅典民主制度。

A.进一步扩大城邦公民权力

B.按财产多少分配政治权力

C.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D.推动雅典的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

8、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发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

评卷人

得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

9、(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驿站和急递铺系统。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今黑龙江口一带),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利;钦察两汗国,西南抵乌斯藏(今前、后藏地区),南接安南(今越南北部)缅国,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全国共设有陆站、水站共约1500处,为各级政府因公差遣人员服务,提供交通工具、住所、饮食、薪炭等,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是当时最便利的交通体系。急递铺是元代的官方邮递系统。每10或15、25里设一铺,置铺兵五人,负责传递文书。传递速度规定为一昼夜400里,急件500里。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驿站和急递铺系统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驿站和急递铺系统的历史作用。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代各朝设立并延续到道光年间的各类赈灾和济贫机构;如粥厂;留养局、栖流所等,几乎完全实行施养手段对灾民或贫弱人员进行赈济和救助。光绪朝中后期开始,晚清政府率先在直隶地区创办一批工艺局场所,旨在对突民、流民进行救助,以解救京城日益严重的荒政事务以及贫困、犯罪等社会危机。这类新式赈灾机构通常是设置简繁不一的生产劳动部门,侧重传授某种具体的谋生技能或手艺。如光绪三十四年,庆亲王奕劻等奏请在京师设置的9个工艺厂,即为“兴实业而惠穷黎,宗旨在教养贫民”。光绪二十六年山西发生严重旱灾之时,巡抚锡良即迫于“库空如洗”,不得不“借资民力,乞助邻疆,以拯民命”。

光绪二十九年;山东多地大雨如注,利津黄河决口,水突严重,巡抚周馥“广求南省义绅集资协助”。次年,安徽灾情困苦,巡抚诚勋决定开办赈捐,“全赖本省外省各官坤不分畛域,广为劝捐,源源接济。

评析材料中关于清末赈灾方式的变化。

11、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

文档评论(0)

t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rtjtyjt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