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歌舞剧的教育实践:以黎锦晖为论述中心.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歌舞剧的教育实践:以黎锦晖为论述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7月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erial.No.202,No.4

总第202期第4期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Jul.2022

·文艺论丛·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歌舞剧的教

育实践:以黎锦晖为论述中心

谭梅范月陶颖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摘要:儿童歌舞剧是儿童戏剧的一种重要类型,它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萌芽,并在此后20年间得到迅速发

展。儿童歌舞剧的迅速发展既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儿童文学运动等时代因素的影响,也与以黎锦晖为代

表的一大批儿童戏剧创作者们所开展的教育实践有关。本文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以黎锦晖为

论述中心,探析萌芽时期儿童歌舞剧的创作特点,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歌舞剧的教育实践进

行分析。

关键词:儿童歌舞剧;教育实践;黎锦晖

中图分类号:J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42(2022)04-96-08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发现了儿一、新文化运动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歌舞

童,出于对儿童的重视,儿童文学得到较快发展。儿剧的萌芽

童戏剧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此时萌五四新文化运动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歌舞

芽。儿童戏剧是一种面向儿童,由音乐、舞蹈、美术、剧萌芽的影响,首先表现为确立了新的儿童观。不难

文学等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与儿童诗歌、儿童散文、发现,萌芽时期的儿童歌舞剧大多将“儿童本位”的

儿童小说、童话这些体裁相比,儿童戏剧具有直观性、儿童观作为创作的理论支撑。而这种新的儿童观的

故事性、动作性和趣味性,更能做到寓教于乐、寓美于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

乐。因此众多热心儿童事业的知识分子不约而同地程。正如谈凤霞所说,“现代意义上的‘儿童观’的

选择儿童戏剧这一体裁进行艺术创作与教育实践,而启蒙,乃是先后历经了两个阶段才最终完成:一是清

这一举动大大推动了萌芽时期儿童戏剧的发展。需要末民初时期作为国家之基的‘民’之启蒙;二是‘五四’

指出的是,儿童戏剧在20世纪20年代萌芽,萌芽时期时期作为儿童独立意义的‘人’的启蒙,即对儿童的

的儿童戏剧往往以儿童歌舞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认识经历了由政治认同到本体认同的过程,这与当时

儿童歌舞剧的萌芽过程也是儿童戏剧的萌芽过程。①

的人学思想的变革紧密相关”。

收稿日期:2022-02-27

谭梅(1979—),女,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博士;范月(1998—),女,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陶颖(1995—),

作者简介:

女,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

①谈凤霞:《启蒙思想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发生》,《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第70页。

96

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202期

在封建社会,儿童一直被看作是父母的附庸,在大抵以幼者弱者为本位,便是最合于这生物学的真理

“父为子纲”的儿童观下,儿童一直被当作“小大人”,的办法”,“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反

儿童的天性无法得到释放,人格不曾得到尊重。晚清复强调“儿童本位”思想。有学者认为,《我们现在怎

是中国现代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ui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档 大家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