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3(知识集中型).docVIP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3(知识集中型).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6

课题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型

新授课

1课时

课程标准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学难点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学习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

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查学诊断

复习洋务运动相关知识

二、导入:

每年的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在历史上日本还有没有侵略过中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甲午中日战争”。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三、导学施教: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1)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

(2)根本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补充: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征服中国。

2、爆发: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3、主要战役:

①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分四路,以近3倍的优势兵力对平壤发起猛攻。中国回族将领左宝贵率部抵抗,身受重伤仍指挥作战,直到中炮牺牲。大敌当前,清军统帅叶志超却主张弃城逃跑,下令全军撤退,叶志超一口气狂奔500里逃回国内,将朝鲜拱手相送给了日军,这样,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

②黄海大战:1894年9月,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舰艇十余艘护送援军至大东沟。正当北洋舰队准备返航旅顺时,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袭击,中日间就此展开大战。再次上演一出勇士战死、懦夫奔退的悲剧。

注:邓世昌——致远号:“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民族英雄

③辽东半岛战役:日军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教师给学生介绍:旅顺大屠杀。

拓展延伸:

材料: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面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试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答: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凶狠残暴也是世所罕见,充分显露出日本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本质。侵华日军之暴行,致使日本人在世界舆论中被称为“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积极抵抗。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在绝望中服毒自尽。后英国顾问浩威假托他的名义起草投降书,向日本投降。日舰队开进威海卫港,在刘公岛登陆。至此,威海卫基地完全陷落。

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4、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拓展延伸:

提问:洋务运动后,清政府建立众多军事工业,成立现代陆军、海军,当时清朝海军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还会战败?

注解:中国制度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95年4月17日

2、地点:日本马关

3、代表:中方:李鸿章,日方:伊藤博文

4、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备注: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1)割地:失去更多领土。

(2)赔款:家中财政负担。

(3)开埠: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4)设厂: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原因:

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损害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为了防止日本独霸东北,俄国、法国、德国三国的干涉还辽。

提问:当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呢?

学生回答:当时美国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进一步提问:为争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