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孟加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docx

孟加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9月第28卷第5期Sep.2013

2013年9月第28卷第5期

Sep.2013Vol.28No.5

JournalofXianShiy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文章编号:1673-064X(2013)05-0015-06

孟加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客伟利,童晓光2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北京100034)

摘要:分析孟加拉盆地的板块演化、层序划分、成藏组合等特征,认为该盆地经历了板块裂解、漂移、冲撞等多个演化阶段,并在后期随着印度-亚洲板块的冲撞从早期的被动陆缘盆地演变为活跃的前陆盆地.该盆地特殊的构造演化史造就了2个不同类型的构造和沉积单元:盆地西侧的孟加拉陆架和东侧的Surma次盆,并形成西孟加拉陆棚和Surma次盆、Faridpur海槽和Hatia海槽3个沉降中心及不同的成藏组合.研究表明,有利油气勘探目标分布在各个巨层序中,目前的勘探活动主要分布在陆上和近海区域的新生界地层中,下一步的勘探目标应该为西孟加拉陆棚的裂谷前期二叠—三叠系河流与湖相砂岩、裂谷后期被动陆缘盆地阶段的新生界水下河道、三角洲沉积,以及Farid-pur海槽和Hatia海槽孟加拉扇内部的深水浊积水道砂体.

关键词:孟加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勘探潜力;板块演化;裂谷层序;前陆层序;深水浊积砂体中图分类号:TE121文献标识码:A

1区域概况2构造特征

孟加拉盆地位于印度板块东北角、孟加拉湾北部,主要部分位于孟加拉国境内和印度东北海岸的西孟加拉州,海上有一小部分延伸至缅甸(图1).孟加拉盆地是典型的前陆盆地,从西北向东南向着一个主要沿东边缘的变形区域,深度迅速变大,为一个大陆-衰减大陆-大洋壳的地质单元复合体,盆地总面积约363400km2,陆上面积约151560km2,海上面积约251840km2.盆地西边界为印度境内一个北东一南西向复杂断层系统,西北边界为Rangapur鞍状台地,北边界为Shillong地块结晶基底东—西向Dauki断层,东边界为Chittagong-CoxsBazar断层,与缅甸若开盆地连接,南部则进入孟加拉深海扇盆地,2个盆地的边界被认为靠近2km深水线[1-2].

2.1板块构造演化

在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冈瓦纳大陆发生裂解,印度大陆与澳大利亚/南极洲沿着东北一南西线分离.分离之后,印度大陆快速向北移动,同时在大陆南部和东部发生洋壳侵入,造成陆架到深水盆地的被动大陆边缘轮廓和沉积特征,一直持续到晚始新世末期(图2).

在古新世,印度大陆和缅甸大陆开始发生聚敛作用;在早始新世晚期到中始新世,印度板块快速北向移动开始与亚洲板块发生“硬”碰撞,喜马拉雅运动开始.在盆地东部,碰撞发生在洋壳和亚洲板块的缅甸地块之间,大洋单元开始下沉到亚洲板块下面,形成增生楔(印度-缅甸造山带).随着增生楔发生

收稿日期:2013-03-06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与煤层气开发”项目(编号:2011ZX05028)

作者简介:客伟利(1976-),男,博士,从事全球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地震-地质综合储层预测.E-mail:kewl@

—16—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上隆造变形,造成了孟加拉盆地的快速沉降,形成前陆盆地(图2(c)).

地(

加掠貌

图1孟加拉盆地区域位置示意图

Fig.1RegionalLocationofBengalBasin

印度

(b)早始新世(a)晚白垩世晚期

(b)早始新世

子地

(c)早渐新世(d)中新世

图2印度-亚洲板块冲撞演化阶段

(据IHSBasinMonitor修改)

Fig.2CollisionevolutionofIndiaPlatewithAsiaPlate

在中新世,增生楔的继续冲撞和西向迁移及伴生的上隆引发了进一步的海退.到上新世期间,东部的变形前缘和增生楔已经发育充分.同期发生了大范围的褶皱、逆冲和走滑运动,使得盆地东北部的Surma次盆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构造单元.在中新世到上新世期间,构造运动引发了一次显著的海平面下降事件.在中上新

文档评论(0)

文档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