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玉叶金花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玉叶金花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MussaendapubescensAit.f)的干燥根和茎为原料,经洗净、切段、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的玉叶金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叶金花Yuyejinhua
一种以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MussaendapubescensAit.f)的干燥根和茎为原料,经洗净、切段、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的壮药材。
4要求
4.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根
茎
色泽
表面红棕色或淡绿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绿色
表面棕色或棕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绿色,髓部白色
组织形态
主根呈圆柱形,直径0.6cm~2cm,具细侧根,直径0.1cm~0.3cm;质坚硬,不易折断
呈圆柱形,直径0.3cm~1cm,表面具细纵皱纹、点状皮孔及叶柄痕,髓部明显;质坚硬,不易折断
气味、滋味
具有该产品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气微,味淡,无异味
4.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
14.0
总灰分/(g/100g)≤
9.0
酸不溶性灰分/(g/100g)≤
2.0
浸出物/(g/100g)≥
12.0
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含量总和/(g/100g)
≥
1.20
5检验方法
5.1感官要求
随机取适量玉叶金花样品,置于清洁的白色托盘中,在自然光下以正常视力观测样品的色泽、组织形态。在室温环境下,嗅其气味,按食用方法处理后品尝其滋味。
5.2理化指标
5.2.1水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水分测定法第二法(四部通则0832)进行测定。
5.2.2总灰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灰分测定法(四部通则2302)进行测定。
5.2.3酸不溶性灰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灰分测定法(四部通则2302)进行测定。
5.2.4浸出物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四部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进行测定。
5.2.5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鉴别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鉴别。
5.2.6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含量总和
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6检验规则
6.1组批
以同一原料、同一规格、同一生产线内生产的产品为一组批。
6.2抽样
每批产品按生产批次及数量比例随机抽样,抽样数量应满足检验要求。
6.3判定规则
6.3.1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判定该批次产品合格。
6.3.2检验结果中有不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允许按有关规定复检。复检结果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判定该批次产品为合格;复检结果仍有不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判定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
3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及国家有关规定。
7.2包装
产品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中草药安全标准规定,无毒无害无异味,防透水性好。包装应密封,防潮、防污染。
7.3运输
运输设备应洁净卫生,不应与腐蚀性物品、不清洁物品或散发强烈气味及有毒、有害物品混合装运。运输途中应防雨、防湿、防潮和防热。装卸时应轻拿轻放。
7.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阴凉、清洁、通风、无异味的场所,不应日晒、雨淋,不应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或影响产品质量物品混存。
4
附录A
(资料性)
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鉴别
A.1原理
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流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A.2试剂
A.2.1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及影响因素.pptx VIP
- 肩关节镜技术.ppt
- 【大单元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整体分析.docx VIP
- 《肩关节镜技术》.ppt VIP
- 简谱D 想着我Think of Me简谱歌剧魅影.pdf VIP
- 国内经典散文朱自清《荷塘月色》读书分享读后感交流文学.pptx VIP
- 2024 年冬季(下半年)奥林匹克“丁一杯”数学省级选拔二年级试卷.pdf VIP
- 2025年水利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
- 2024年江苏南京市雨花台区应急管理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简章笔试考点考试试卷题库含答案 .pdf VIP
- 菊花朵朵开重点.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