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企业简介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5月8日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
于1997年分别在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347)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代
码:000898)挂牌上市。注册资本为72.34亿元。鞍钢股份是国内大型钢材生
产企业,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热轧产品、冷轧产品、中厚板及其他钢铁产
品。鞍钢股份公司能够生产16大类品种、600个牌号、42000个规格的钢材
产品。“鞍钢”牌铁路用钢轨、船体结构用钢板、集装箱用钢板获得“中国名
牌产品”称号。2015年,公司生产铁2288万吨、钢2259万吨、钢材2100
万吨。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物流中心)是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国
内物流业务的管理和运行平台,业务覆盖范围涉及汽车运输管理、铁路运输管
理、海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成品库、原燃料场、港存物料、内贸现货仓
储),包装、加工等核心业务;负责鞍山钢铁物流战略规划设计、物流信息化
建设、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物流方案策划等;是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物流系统
的枢纽,其业务关系着企业众多项目的发展,物流中心不仅要从企业的供应链
各环节上考虑,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得生产、销售和客服都做得最
好。
二、项目建设背景
(一)系统建设前存在的问题
鞍钢目前仍存在较多信息化盲点,如整个采购物流基本空白等,已不能很好的
对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提供支撑。因此,如何消除盲点,整合各自独立的系统资
源,建立鞍钢智能云仓互联系统,实现物流全程跟踪,使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
共享,形成一种供应链各方共御风险、合作共赢的经营管理机制,实现对整条
供应链的协调运作与快速反应,进而谋求整体资源最优化与整体价值最大化,
是摆在所有“物流人”面前的迫切问题。
(二)解决思路
(1)构建管控一体的物流操控平台,为操作员人员、业务人员提供具有高效、
敏捷特点的管控平台,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与质量,保证物流系统的可持
续发展;
(2)构建统一的业务管控平台,统一业务规范,设定标准过程,分解过程指
标,整合内外部资源,达成全流程的信息获取与共享;
(3)构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信息同步同时通知,建立高效、低成本、过程实
时监控、全流程管控的大物流系统,使物流系统综合指标持续改进并趋于最
优。
(4)将Unity3D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库区管理模块,建立增强现实仓库模
型,增强仓库模型可视性,实现作业路径仿真,自动信息化作业指导,免去人
工指导的过程。
(5)通过对模式识别技术的研究,对支持向量机的研究与应用,实现钢卷喷标
识别,为纸质二维码赃污损坏后,实现一种物料信息识别方式。
(6)集成成熟的监控视频技术,加强货物安全监管,货主可以自主监管,加大
监管力度。
项目软件开发人员,对鞍钢现有技术体系有多年的研究与开发经验,多年的平
台架设经验。项目业务分析人员,对物流体系的管理理念有深刻的理解与认
知。同时,鞍钢私有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物流理念、软件架构、
软件开发、软件部署技术、鞍钢私有云的硬件支撑,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展。
三、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项目概述
1、项目的总体设计思路
支撑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
将物流资源数字化,统一构建物流信息平台,便于迅速整合物流资源统一掌
控。进而合理调配和利用这些资源;
建立统一的物流运营管控模式
物流平台设置管理与作业流程的统一标准,有助于固化标准化流程,形成规范
和统一的物流体系,进而统一物流运营的管控模式;
加强商务结算和物流成本控制与跟踪
支持迅速、准确地完成商务结算,以合同和订单为主线,全流程跟踪物流成
本。引入配载优化和线路优化等概念控制物流成本。
加强信息协同,提高物流运营效率
以鞍钢体系内业务为基点,建立物流平台与鞍钢内相关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
实现业务的协同、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物流运营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加强
针对社会化业务的协同支持。
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决策支持能力
通过系统将物流数据集中起来,以此为基础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层决
策提供数据支持。
2、设计原则
先进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在系统设计上,首先应当具有前瞻性。在保证系统经济性的前提下整个软、硬
件系统的适度超前性,以确保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系统的先进性、良好形象,
使投资充分发挥效率。系统采用当今先进和成熟的技术如数据库技术、网络技
术、分布式开发技术等。应当充分考虑到在未来若干年内发展的需求,技术和
使用上保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落后。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
在保证实现系统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尽量选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