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例指导制度.ppt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ppt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组员:乔云飞、卯云飞专业:法学15-3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法律适用不统一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同案不同判”司法公信力下降

一、指导性案例概述1、概念指导性案例是最高司法机关公开发布对下级或各级司法机关都有参照作用的一种新类型案例。指导性案例由标题、关键词、裁判要点、裁判结果和理由等局部组成。其产生要经过推荐、审编、征求意见和讨论、公开发布等严格程序。2、性质指导性案例是正式解释法律的案例,是具有参照适用效力的案例,也可以在裁判文书中作为说理的依据。指导性案例还可以进一步来解释司法解释,可以说是对司法解释的一种有益补充,但其目前还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不能直接作为判决依据。

3、现状截止到2021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在2021年10月20日、2021年4月13日、2021年9月18日、2021年1月31日分四批共发布16个指导性案例,在这四批指导性案例中,除第二批外,其余三批各有两个刑事指导性案例,共6个刑事指导性案例。4、价值1、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实现法律统一适用、确保司法稳定。3、制约法官滥用司法自由裁量权、实现“同案同判〞目标。4、增强民众对司法公信力的信心。

二、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困境1、案件数量未规模化,直接影响其影响的广度 最高院3年仅发布16个指导性案例,而刑事案例仅仅6个,这个数量太少,考虑到司法机关的年办案数量以及基层司法机构期待解决的海量问题,这样一个数字微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解释制度是否能够发挥常态作用,其标准提供的数量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只有量化的规模才可能制度性地发挥影响,因为数量决定了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案例数量过少使得人们对全国司法工作的期待落空,指导意义微乎其微,无疑将使这一制度的重要性大打折扣。

2、裁判要点缺乏指导性 〔1〕、裁判要点或要旨同现有司法解释重复,没有发布的必要。〔2〕、裁判要点或要旨在实务上并非疑难,不存在解释的必要。〔3〕、提出了具有一定指导价值的裁判要点或者要旨,但是这些观点仍可商榷。 3、指导性案例效力实现机制不明确,导致其作用难以有效展开 〔1〕、对于指导性案例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而最高人民检察院那么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同类案件、处理同类问题时,可以参照执行,这说明,即使在最高司法机构内部对这一问题也存有争议和疑虑。

〔2〕、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态度是,案例“不具有普遍拘束力〞,各级检察机关可以作为法律文书说理的参考。而最高人民法院的态度是具有解释法律、指导裁判的性质和作用,因此至少可以作为裁判说理来引用,并认为案例虽然“不具有真实的法律效力,但是具有事实上的拘束力〞。这一问题不明确,指导案例就完全没有强制效力,难以真正左右司法。 〔3〕、应参照而未参照的后果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参照而未参照的,必须有能够令人信服的理由,否那么既不参照又不说明理由,导致裁判与指导性案例大相径庭显失公正的,当事人有权提出上诉和申诉。

三、刑事案例的构建

〔4〕、案件的裁判必须已经生效,但如果生效裁判进入审判监督程序的,不能作为指导性案例的来源。 〔5〕、同类案件已经由不同级别法院裁判并生效的,选择由高级别的法院作出的裁判。因为高级别的法院做出判决并生效的案件,下级法院在借鉴或接受指导时不会有较多的阻力。 〔6〕、同类案件判决生效时间不同的,应选择判决后生效的案例作为指导性案例,但同时应考虑判决的法院级别。如果判决先生效的案件的法院级别较高,应采用判决先生效的案件作为来源。〔7〕、指导性案件具有快捷、针对和可操作性。法律的目的即在于“定分止争〞,“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都表达了立法者制定法律在于实施,使案件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指导性案件必须具有这样的特点,能够迅速且得心应手地进行适用。

4、案例指导制度的修缮机制 第一,修改指导性案例。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司法实践中可能对某一法律问题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与指导性意见不尽相符,此时就需要及时修正指导性案例中的假设干观点,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补充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应是开放的,而非封闭不变的,要坚持随时检索整理,一旦新法出台即应对在先的指导性案例进行校点,以及时补充新的案例入库,增强案例

文档评论(0)

mend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