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章
;学习目标:
掌握十四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毫针的进针方法;常用的行针手法。
熟悉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火罐的操作及临床应用;常用耳穴的分布、定位和主治。
了解主要针刺补泻手法;灸法的种类、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其他针法的操作方法。
;第一节腧穴概述;一、腧穴分类;2.经外奇穴
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有固定名称与位置的腧穴,简称“奇穴”。
特点:“二定一无”定名、定位,但无定经
主治:主治作用较单纯,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疗效。;3.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是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反应点作为腧穴。
特点:“三无”无定名、定位、定经(归经)
主治:病痛较局限的病证。
;二、腧穴的定位方法;1、体表标志定位法;2、骨度折量定位法;3、指寸定位法;4、简便取穴法;三、十四经循行与常用腧穴;(一)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1、体表路线
起于胸部外上方的中府穴→上肢内侧前缘→止于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
腕后1.5寸→食指端交大肠经;2、主要病候:;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
咳血②咽喉肿痛
③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
(2)列缺;(3)太渊;(4)少商;(二)手阳明大肠经;2、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疾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头痛,鼻衄。
热病:身热,热病无汗,多汗。
外经病: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
3、常用腧穴
(1)合谷;作用:祛风解表,清热通络。
主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失音,口眼歪斜,鼻衄,牙关紧闭,耳鸣耳聋,痄腮,疔疮,上肢瘫痪,腹痛,发热恶寒,无汗,多汗,小儿惊风,经闭,滞产。;应用:
感冒发热恶寒配大椎、风池。
小儿惊风配太冲。热病无汗、多汗配复溜。
滞产配三阴交(《大成》:难产:合谷补,三阴交泻,太冲)。
经闭配血海。
操作:直刺0.5~1寸。孕妇慎针。
;(2)阳溪;应用:
头面五官疾病—耳鸣耳聋配翳风、听宫。
外经病—腕臂痛配阳池、阳谷。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3)手三里;;应用:
齿痛配颊车。
失音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
上肢痿痹配合谷、外关、肩髃。
腹痛腹泻配上巨虚、天枢。
操作:直刺0.8~1.2寸。;(4)曲池;;应用:
感冒、咽喉肿痛、目赤痛配合谷、外关。
风疹配风池、血海、足三里。
上肢瘫痪配合谷、外关、肩髃。
手臂肿痛配尺泽、天井、外关、合谷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5)肩髃;;
应用:
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配曲池。
风热瘾疹配阳溪。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6)迎香;;小结;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Constantly,AndYouWillKnowEverything.TheMoreYouKnow,TheMorePowerfulYouWillBe;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CriticizeAndGuideTheShortcoming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