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分层法计算要点
1)将多层多跨框架分层:即每层梁与上下柱构成的单层作为计算单元,柱的远端为固定端;
2)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折减系数0.9(底层柱除外),楼
层柱弯矩传递系数为1/3,底层柱为1/2;
3)按力矩分配法计算各单元内力;
4)横梁的最后弯矩即分层计算所得弯矩;
5)柱的最后弯矩为上、下两相邻简单刚架柱的弯矩叠加,若节点弯矩不平衡,对节点不
平衡弯矩,再作一次分配;
6)画出结构弯矩图。
弯矩调幅
➢整体装配:0.7~0.8,现浇:0.8~0.9;
➢跨中弯矩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
➢调幅后再与水平作用下的内力进行组合;
➢截面设计时,框架梁框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小于按简支梁设计值的50%。
影响柱端约束刚度的主要因素:
结构总层数、该层所在的位置
梁柱线刚度比
荷载形式
上层与下层梁刚度比
上、下层层高比
确定柱反弯点高度
主要因素:柱上下端的约束条件
两端约束相等:反弯点位于中点
约束刚度不等:反弯点移向约束较弱的一端
一端铰结:反弯点与铰结端重合
抗震设防分类:
(1)特殊设防类:
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严重次生灾害,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
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建筑,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需要提
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
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
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梁柱延性设计的原则
(1)“强剪弱弯”设计原则——控制构件的破坏形态;(2)梁、柱剪跨比限制;(3)
梁、柱剪压比限制;(4)柱轴压比限制及其他措施;(5)箍筋;(6)纵筋配筋率。
D值法中,柱的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梁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假定楼层梁刚度为无
穷大,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
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4.简述D值法和反弯点法的适用条件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答:对比较规则的、层数不多的框架结构,当柱轴向变形对内力及位移影响不大
时,可采用D值法或反弯点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和位移。
用D值法计算水平荷载下框架内力有三个基本假定:假定楼板在其本身平面内刚
度为无限大,忽略柱轴向变形,忽略梁、柱剪切变形。
D值法是更为一般的方法,普遍适用,而反弯点是D值法特例,只在层数很少的多
层框架中适用。相同点求解过程一样,区别是反弯点法反弯点在各层固定,而D
值法随梁柱刚度比而进行修正。
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要求是什么?
答: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
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平面形状凸凹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和[形等型式;
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
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的全高,宜避免刚度突变;剪力墙开洞肘,洞口宜上下
对齐;
楼、电梯间等竖井宜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布置;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4.什么是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工作?试从变形方面分析框架—剪力墙是如何协同
工作的。
答: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由于刚性楼盖的连接,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与剪
力墙协同变形而共同工作,称为协同工作。
框架和剪力墙是两种变形形式不同的抗侧力构件,单独的框架的变形为整体
的剪切型变形,单独的剪力墙的变形为弯曲型变形,在结构的底部框架的侧移大,
剪力墙的侧移小;在结构的上部,框架的侧移小;剪力墙的侧移大,这样变形就
不协调。由于刚性楼盖的连接,两种结构互相制约而使变形协调并共同工作。
5.怎样建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
答: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分:刚结方案和铰结方案。首先根据剪力墙的
布置及是否考虑连梁的约束作用确定计算方案,若不考虑连梁的约束作用,则选
用铰结方案;若考虑连梁的约束作用,则选用刚结方案。然后,将结构内的各榀
框架,各片剪力墙及连梁形成总框架、总剪力墙和总连梁(若为刚结方案)。
13.总框架、总剪力墙、总连梁的内力各应如何计算?
6.
答:首先根据水平荷载情况(均布荷载、倒三角形分布荷载、顶点集中荷载)选择
相应的计算公式或计算图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