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外短小文言文阅读--日常生活专题练
2025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
张丞相“草”书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②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③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得句:得到佳句。③录:转抄。④当波险处:在笔画笔画波折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2)使侄录(3)丞相熟视久之
2.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的那类人。(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酬字堂记
徐渭
镇海楼成,少保①公进渭曰是当记子为我草草成以进,公赏之,曰:“闻子久侨矣,趣召掌计廪银之两百有二十②,为秀才庐。”渭谢侈,不敢。公曰:“我愧晋公,子于是文乃遂能愧湜③,傥用福先寺事,数字以责我酬,我其薄矣,何侈为?”渭感公语,乃拜赐持归。尽橐中文物如公数、买城南东地十亩,有屋二十又二间,小池二,以鱼以荷。木之类,果花材三种,凡数十株。长篱亘亩,护以枸杞,外有竹数十个,笋迸云。客至,网鱼烧笋,佐以落果,醉而咏歌。始屋陈而无次,稍序新之,遂额其堂曰“酬字”。
(选自《徐渭诗文选译》)
【注】①少保:指胡宗宪,以抗倭寇功,加官少保。②掌计:掌管。计簿者:廪银:公费。③晋公:唐代裴度。湜:唐代文学家皇甫湜。福先寺事:裴度修福先寺,请皇甫湜撰写碑文,事成之后,皇甫湜却大怒道:“碑文有三千字,才值这点东西。
(1)给文中的画线句用“/”断句(限断三处)。
少保公进渭曰是当记子为我草草成以进
(2)下列加点字解释哪一项不正确?()
A.闻子久侨矣(侨:寄居)
B.渭谢侈,不敢(谢:感谢)
C.长篱亘亩(亘:延伸)
D.稍序新之(新:翻新)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渭文章出色,胡宗宪赏识他并资助他安家。
B.徐渭变卖文物,自筹了更多资金,建造住宅。
C.详述家居的环境,意在体现宁静恬适的雅趣。
D.为文、受赐、筹款、建宅、额堂为行文脉络。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数字以责我酬,我其薄矣,何侈为?
②客至,网鱼烧笋,佐以落果
(5)作者把正堂题名为“酬字”,有什么用意?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若石遇害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①。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②,宵则振铎(duó)以望,植棘树墉③,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于是驰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无何,有貙④逐麋来止其室之隈⑤,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君子谓若石知一而不知二,宜其及也。
[注释]①藩:篱笆。②殷钲:震动金属器;燎辉:点燃火把。③树墉:筑墙。④貙(chū):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⑤隈(wēi):墙角。
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2)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B.“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目的是“虎不能有获”。
C.若石“驰其机……而不理”的直接原因是“虎死无毒己者矣”。
D.若石“驰其机……而不理”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8.结合故事内容,文末“其一”、“其二”分别指什么?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什么?(用自己语言概括回答)
《秋寻草》自序
[明]谭元春①
予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
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清气凉而不燥。天以此时新其位置,洗其烦秽,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动曰:“悲秋。”予尝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予悲夫悲秋者也。
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亦可乐也。曰“秋寻”者,又以见秋而外②,皆家居也。诞先曰:“子家居诗少,秋寻诗多,吾为子刻《秋寻草》。”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萃》,有删减)
【注释】①谭元春:明代文学家,其文章重视性灵,讲究实际感受,反对摹古。②见秋而外:除了赏秋之外。
9.结合原文,推测下列哪一项最不可能是《秋寻草》的写作内容()
A.山川景致B.院中景象C.答谢友人D.羁旅哀愁
10.作者谭元春寻访秋天时的感受和其他游人的感受一样吗?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11.下列与“以求秋之所在”中“以”的意义和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课外短小文言文阅读专题练:议论说理(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课外短小文言文阅读专题练:寓言神话(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课外短小文言文阅读专题练:治国谋略(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练(二).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练(三).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练(四).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练(一).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课外短小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传统美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课外短小文言文阅读专题练:读书学习(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课外短小文言文阅读专题练:历史事件(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