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6页共NUMPAGES8页
第二单元素养综合训练
(四川成都月考)读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居民点分布在()
A.河口三角洲平原 B.山地半山腰
C.河谷阶地 D.河流冲积平原
2.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充分考虑的影响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3.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①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A.团聚型 B.条带状
C.网状 D.棋盘状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衍生出一系列城市居住环境剥夺现象,比如,医疗教育设施等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生活服务设施空间发展的不均衡、快速交通建设产生的局部噪声干扰等。鉴于此,将城市居住环境剥夺现象定义为城镇化过程中由于政府政策和市场排斥的作用,某些区位(如居住小区)对城市绿地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和商业设施等具有较低的可获得性,以致在该区位生活的人感受到针对其群体的高度歧视,并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和失落感。下图为郑州市部分区域的居住环境剥夺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城市居住环境剥夺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低
B.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快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城市劳动力不足
5.郑州市各项设施建设最完善的城区是()
A.二七区
B.管城回族区
C.惠济区
D.金水区
6.对于管城回族区东部而言,应()
A.限制人员通行
B.加强隔离墙建设
C.禁止工程建设
D.减少工业生产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中的绿地、公园、湿地等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下图为重庆雨水花园实景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路牙石缺口最直接的作用是()
A.消除城市环境污染
B.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C.便于绿地中雨水及时排出
D.便于路面积水及时排入下沉绿地中
8.下列关于雨水花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汽输送速度加快
B.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
C.地下径流不断减少
D.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变短
(内蒙古通辽高一期末)阅读唐朝诗人王建的古诗作品《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据此完成9~10题。
9.诗句描述的是()
①乡村②城镇③平原④山区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产生诗句中聚落形态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湖南临澧月考)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浙江水乡乌镇、重庆过江索道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表述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特性的是()
A.区域性
B.相对稳定性
C.多样性
D.创新性
12.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有()
①建筑风格②生活水平高低③宗教信仰④消费习惯⑤习俗⑥教育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3.“浙江水乡乌镇”与“重庆过江索道”反映出两地()
A.地形地势不同
B.气候条件不同
C.植被状况不同
D.农作物熟制不同
(四川宜宾月考)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村中建筑密集排布,沿溪流自上而下建设,水道互通,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下图为安徽宏村实景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对宏村聚落形态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①气候②河流③地形④矿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马头墙”建筑景观独具特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
B.政治
C.地域文化
D.经济水平
山西省乔家大院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下图为乔家大院建筑景观。据此完成16~17题。
16.乔家大院建筑特色与设计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A.院门向东—日落方向
B.正房高大—尊卑有序
C.屋檐倾斜—冬季防风
D.高墙深院—遮挡阳光
17.在乔家大院众多传统题材木雕中出现了火车,说明 ()
A.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B.传统文化容易被破坏
C.铁路最早出现在山西省
D.建造者的想象力丰富
读甲、乙两图,完成18~19题。
甲
乙
18.甲图直接反映出来的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
A.非农业人口增加
B.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扩大
C.城镇规模扩大
D.城镇等级提高
19.据乙图推断,该城镇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A.温室效应
B.交通拥堵
C.城市内涝
D.住房紧张
20.(陕西渭南高一期末)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12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考点规范练34 大都市辐射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doc
-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11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考点规范练32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2).doc
-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学用专题地图.doc
-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6单元 人口与环境 考点规范练21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doc
-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课后习题 第3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 (2).doc
-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2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doc
-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课后习题 第4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单元综合训练.doc
-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1单元测评 (2).doc
-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doc
-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3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3单元素养综合训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