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DBXX/XXXXX—XXXX
双季稻区晚稻品种连种标准化栽培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西省双季稻区晚稻品种连种标准化生产技术指标,包括品种选择、育秧技术、土壤平整、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生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双季稻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7891优质稻谷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847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DB36/T1077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晚稻品种连种(plantingthesamelatericevarietiesinearlyandlatericeseason)
晚稻品种连种是在双季稻种植区,两季均种植同一优质早熟晚稻品种,且在一定区域连片种植。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NY/T391、NY/T847标准规定。避免冷水田种植,以免因双季生育期均延长造成灌浆和成熟受影响。
5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105d~110d内、稻米品质达GB/T17891规定三级及以上标准的晚稻品种,在赣北、赣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在110d~115d内,在赣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在110d~120d内,且早季稻米要垩白少、米质达GB/T17891规定三级及以上标准。
6播种育秧
2
DBXX/XXXXX—XXXX
6.1秧田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熟化、肥沃的田块做秧田。手栽采用湿润育秧,按秧田与大田比1:8~10留足秧田;抛秧采用塑盘育秧,按秧田与大田比1:20~25留足秧田。秧田每亩施45%三元复合肥(15:15:15)25kg~30kg,畦面沉实整平后待播。
6.2种子处理
一般在浸种前晒种1d~2d后进行种子处理,如种子中秕谷较多可用清水选种,然后按照种:水比=1:1.5~2浸种,为减少病害在前期浸种要选用咪鲜胺、强氯精等浸种剂兑水浸种24h~48h,药剂浸种后,要先用清水洗净,之后常温催芽。
6.3种子用量
早稻播种按每亩大田杂交稻种子1.5kg~2.0kg或常规稻种子2.5kg~3.0kg;晚稻播种按每亩大田杂交稻种子1.25kg~1.5kg或常规稻种子2.0kg~3.0kg。抛秧的塑盘育秧每亩大田用种量需增加0.25kg~0.5kg,且秧龄要缩短3d~5d。
6.4播种期和秧盘数
早稻播种在3月15~25日,晚稻播种在6月25日~7月5日。抛秧种植中塑盘育秧按照不同品种和季节准备秧盘,早稻按每亩大田秧盘434孔65片~70片或353孔80片~90片,晚稻每亩大田秧盘434孔75片~80片或353孔90片~100片。
6.5秧田管理
播种后保持床土湿润不发白,晴好天气灌满沟水,阴雨天气排干水,施肥、打药时灌平沟水。早稻揭膜前补1次足水,移栽或抛秧前2d~3d排干水,控湿炼苗。未采用拱棚育苗时,若遇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需灌水护苗,并在风雨过后及时排水。在2叶1心时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kg~5kg作断奶肥,移栽前3d~5d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kg~5kg作送嫁肥,硬盘和塑盘育秧在施用尿素后用清水洗苗,防止烧苗。
7移栽
7.1秧龄、叶龄及壮秧指标
早稻秧龄控制在25d~28d,叶龄5~6叶,晚稻秧龄控制在20d~25d,叶龄4~6叶;塑盘育秧的秧龄在手栽的基础上缩短3d~5d秧龄。
7.2大田翻耕整地要求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晒田,双季稻田均可秸秆还田。翻耕或旋耕后上水耙田整地,达到田平、泥熟、无残渣,田内高低不超过3cm。抛秧种植在抛秧前需要注意,秸秆还田一定要翻耕整平、水层深度1cm~2cm,可以降低漂苗率和死苗率。
7.3栽插密度和基本苗
早稻每亩栽2.0万~2.2万穴左右;常规稻每穴4苗~5苗,每亩8万~11万基本苗;杂交稻每穴2苗~3苗,每亩4万~6.6万基本苗。晚稻每亩1.9万~2.1万穴;常规稻每穴4苗~5苗,每亩7.6万~10.5万基本苗;杂交稻每穴2苗~3苗,每亩3.8万~6.3万基本苗。
3
DBXX/XXXXX—XXXX
8大田管理
8.1水分管理
水稻栽插后按照间歇灌溉管理模式进行田间管理,基本如下:移栽田深水活苗、浅水分蘖、晒田控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雅马哈 XSR900-MTM890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新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游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钢结构厂房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清单计价).docx
- BIAMP NEXIA连接使用中文教程.pdf
- 一文读懂《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共同条令》PPT课件.pptx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
- 老挝波罗芬高原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docx VIP
- 电机在线监测与诊断.ppt VIP
- SAEJ2045-1998 燃油系统管组件的性能要求(中文翻译).pdf VIP
- 2024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