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五、六章综合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图(图1),完成1~2题。【中国的区域差异主题】
?
图1;1.下列诗句所描述的意境与乙地区最相吻合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下列叙述中,与甲地区相符的有()
①农田以旱地为主②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③赛龙舟为传统的运动项目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⑤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A.①②④B.①②⑤C.③④⑤D.①③⑤;2023年4月14日,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印发《陕西省自然资源厅2023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年自然资源系统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据此完成3~5题。【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区域差异主题】
3.与秦岭—淮河大致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有()
①1月0℃等温线②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4.下列属于秦岭南北自然地理差异的是()
A.秦岭以南种植柑橘,秦岭以北种植苹果
B.秦岭以南为湿润区,秦岭以北为半湿润区
C.秦岭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秦岭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
D.秦岭以南作物一年两熟,秦岭以北作物一年一熟
5.下列属于秦岭生态保护措施的是()
A.依山开发,修建别墅
B.大兴土木修建设施,发展旅游业
C.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经济
D.实施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新考法·跨学科融合】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图2为某同学绘制的我国两地传统民居景观图。读图,完成6~8题。【民居与环境主题】
?
图2;6.据图可推断乙地()
A.位于秦岭—淮河以北B.终年高温湿润
C.位于东南沿海地区D.河流、湖泊众多
7.下列关于两地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民居屋顶坡度较小B.甲地民居临河流而建
C.乙地民居建材多用竹木D.乙地民居窗户均朝南
8.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的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B.甲地的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乙地为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D.乙地的饮食以面食为主;2024年4月15日06时,中央气象台再度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4月15日08时至20时,新疆南部、青海北部、内蒙古东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河北、吉林西部、辽宁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局地有沙尘暴。图3为2024年4月15日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9~11题。【认识中国区域+生态安全主题】;图3;9.我国受到沙尘天气影响的地区主要是()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B.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西北地区D.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10.上述地区遭受沙尘天气影响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B.河网密布C.距沙源近D.人烟稀少
1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治沙的有()
①种植固沙植被②增加牲畜量③设置草方格沙障④开垦荒地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图4;12.赛龙舟活动进行的时间通常为()
A.2—3月B.5—6月
C.9—10月D.11—12月
13.现代人们举行中华龙舟大赛的主要目的是()
A.弘扬传统文化B.创造商业价值
C.丰富娱乐方式D.复兴水运交通
14.除了赛龙舟,端午节还有食用下列哪种食物的传统习俗?()
A.月饼B.粽子C.汤圆D.饺子;图5;15.冬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6.影响冬小麦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