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黄帝内经》“重阳思想”探讨艾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路.pdfVIP

基于《黄帝内经》“重阳思想”探讨艾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路.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黄帝内经》“重阳思想”探讨艾灸治疗阿尔茨

海默病的思路

【摘要】AD为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且呈逐年

增长趋势,关注AD防治方法对临床治疗AD、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重阳思想”理论分析该理论与AD病因病机的关联及艾灸防治AD的研

究依据,以期为中医药治疗AD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艾灸;重阳思想;中医药疗法

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且不可逆转的大脑退行性疾病,属中学“痴呆”“呆

证”“文痴”“善忘”“郁证”“癫证”等范畴,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1]。

我国AD发病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经济负担沉重[2],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

方法或显著抑制AD症状的进展[3],寻找新的治疗方式刻不容缓。艾灸作为一

种非药物疗法,具有简便性、易操作性,且价格低廉,可为社会及家庭减轻医疗

经济负担[1]。

阴阳学说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础理论,“重阳思想”是论述阴阳

关系的重要思想。本文基于古代典籍和现代研究,分析“重阳思想”理论与AD

的关联,探析艾灸防治AD的可行性,旨在弥补现有治疗思路及方案中的不足。

1《黄帝内经》重阳思想在中医体系发展中的价值

1.1重阳思想肇始于《周易》

自华夏文明有记载之时,就存在太阳崇拜与太阳神崇拜现象,中医中的重阳

思想最早可追溯于此[4]。《周易•彖传•乾》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

统天。”在中国古代哲学认识中,阳气是世间万物创始化生的动力资源,在自然

万物中起统帅作用。

孙思邈《千金要方•诸论•大医习业第一》言:“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

《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张景岳认为“医易同原”“医不

可无易”,可见《周易》对后世中医学的重阳思想产生与发展影响之深远。

1.2《黄帝内经》中的重阳思想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与中医防治疾病技术的源头,其内含的生命科学

知识体系蕴涵了丰富的先秦诸子哲学思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阴

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

必求于本。”阴阳思想为中医的立论基础,是中医对人体的本质认识,无论是摄

生养性还是疾病的治疗转归,均离不开阴阳理论的指导。《黄帝内经》秉承了“阳

为主,阴为从”的重阳理念,《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言:“凡阴阳之要,阳密

乃固。”阳气于外护卫,阴精才可固守于内,即阴阳平衡健康状态的关键在于阳

气充足。

1.2.1阳气主导人体生理活动: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黄帝内经》强调

阳气对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导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若天

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将阳气对人体的作用比作自然生化运行依赖于太阳的关系,阳气为生命之本,是

人体生理机能和代谢活动的动力。阳气温煦和推动作用是各脏腑器官生理活动正

常进行的基础,也是气血津液神生化充足、输散均匀的前提。

1.2.2阳气促进疾病恢复:“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贯穿《黄帝内经》全书。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

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阐明了人体阳气的强弱可随昼夜更替而出

现“生、隆、虚、闭”的适应性变化,而《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疾

病在一天之内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轻重演变规律,这一规律与人体阳气

的强弱变化有着密切关联。当人体受邪发为疾病时,阳气充盛,奋起抗邪,则所

发证型多为热证,反之多为寒证。《灵枢•论痛》言:“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

易已;多寒者,难已。”表明人在病理状态下相较于寒证而言,热证易瘥,强盛

的阳气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1.3重阳思想的发展与影响

《黄帝内经》的重阳思想持续影响着后世医家,在世代传承与发展中应用广

泛[5]。东汉张仲景善用温扶宣通阳气的方药,在临床实践中极其重视阳气的

作用;以薛己、张景岳、赵献可、李中梓等医家为代表的温补派临床上多选用甘

温补虚之品,以滋养脾中后天之阳及肾中先天之阳;扶阳学派开山始祖郑钦安将

重阳思想进一步发扬深化,创立“火神派”,其于《医理真传•卷二•阳虚症门问

答》中言:“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

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

然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飞飞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