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日光温室环境调控设备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在传感器部署、空气温湿度调控设备部署、土壤温湿度调控设备部署、光照强度调控设备部署、控制柜和视频监控系统部署等日光温室环境调控设备的建设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日光温室信息化建设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024-2016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JB/T10306-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286-2013日光温室技术条件
NY/T2624-2014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总则
GB/T33703-2017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
GB/T33705-2017土壤水分观测规范
GB/T35221-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GB/T35237-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自动观测
GB/T38757-2020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规范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
QB/T2000-2017塑料经编遮阳网
DB53/T055.10-2000三七栽培技术规范
GB/T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3术语和定义
NY/T3024~2016和NY/T2624~2014界定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技术流程图
日光温室环境调控设备建设规范包括观测要素、设备选用、安装与维护、数据观测、平台建设5个阶段,其中设备选用细分为2部分,安装与维护细分为5部分,如图1所示。
2
图1日光温室环境调控设备建设技术流程图
5观测要素
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Lux)等。
6设备选用
6.1一般要求
用于观测的设备宜采用自动观测仪器,校准、维护、数据传输等应符合GB/T33703~2017和GB/T35221~2017相关规定。
6.2技术性能
观测设备基本技术性能见表1。
表1表观测设备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观测要素
测量范围
分辨力
最大允许误差
空气温度
~50℃~+50℃
0.1℃
±0.2℃
空气湿度
5%~100%
1%
±5%
土壤温度
~50℃~+80℃
0.1℃
±0.3℃
3
观测要素
测量范围
分辨力
最大允许误差
土壤湿度
0%~100%
0.1%
±5%
光照强度
0lux~50000lux
10lux
±5%
7安装与维护
7.1传感器部署
7.1.1五合一传感器部署
a)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应悬挂高度为距离地面2m,安装不少于两套,一套安装于种植区南北跨度的1/4处,另外一套安装于种植区南北跨度的3/4处,读取二者数据的中间值作为温室中平均温、湿度。
b)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悬挂安装于温室东西与南北跨度的中部,传感器探头安插三组,插入距离植株0.1m处的土壤中,插入深度分别为0.2m、0.4m、0.6m,分别读取不同深度土壤的数值。
c)光照传感器应安装不少于两套,一套安装于南北跨度从南向北0.5m,悬挂高度为棚室拱形处最高;另外一套安装于种植区自北向南0.5m,悬挂高度为2m,分别读取不同光照的数值。
7.1.2数据显示屏的部署
数据显示屏可显示传感器数据,应选择LED材质显示屏,悬挂于温室自东向西跨度1/4、种植区北部边界位置,应用抱箍将显示屏壁挂于温室内支撑柱上,悬挂高度2m。
7.2空气温湿度调控设备部署
7.2.1卷帘机线路连接
卷帘机控制温室内棉被,线路较长,应穿行于适宜线管之中,线管应使用线卡固定于温室外墙之上,固定高度应大于150cm,穿墙后接入到控制柜中。
7.2.2卷膜器线路连接
卷膜器控制温室上下通风口,卷膜器连接线应穿行于适宜线管之间,在高于地面30cm处用线卡平行固定于外墙之上,再垂直于墙面用线卡固定,穿墙后接入到控制柜中。
7.2.3风机线路连接
a)环流风机线路应通过穿入线管平行铺设于温室的钢材骨架中,接入控制柜中。
b)侧墙风机电线穿入线管中,线管应使用线卡平行钉于温室东侧墙面,距离地面2.5m,接入控
制柜。
7.2.4湿帘布置
a)湿帘布置时,通常安装在温室北墙上。
b)湿帘高度一般不超过2m,湿帘与风机的距离一般不超过30m。
c)供水量60L/(min·m3)为最佳的降温效果,用于干燥高温地区供水量需增加10%~20%。
7.3土壤温湿度调控设备部署
7.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燃气采暖热水炉.docx
- 燃气系统反恐怖防范规范.docx
- 燃气艺术火炬与燃火特效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ocx
- 燃气用不锈钢集成管道技术规程.docx
- 燃气用热镀锌钢管.docx
- 染色体嵌合体的产前遗传学诊断与遗传咨询.docx
- 染疫动物运载车辆消毒技术规范.docx
- 热泵系统安全管理技术规范.docx
- 热变形、维卡温度测定仪技术规程.docx
- 热成像人体测温报警系统技术规范.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2024)浙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人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地质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人教版200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重庆大学版2019必修第一册-重大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4册鲁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北京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冀人版2017五年级下册-冀人版(2017)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青岛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B版四年级下册-粤教版(B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