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第13期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科技与创新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13-0053-02

浅析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

汪波文

(山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培训基地训练处,山西太原030023)

摘要:综合分析了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特性和火灾危险性,根据现有的火灾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防安

全管理措施、火灾扑救策略,以供文物古建筑管理单位参考。

关键词: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扑救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3.053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与浙江普陀山、安全管理水平不同,一旦用火用电不注意,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20051.4人员特性和火灾危险性

年,五台山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景区内常住僧尼、居士3000多人,旺季高达5000余人,

审定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联合国年接待游客量达580余万人。旅游旺季,人员过于集中,远远

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区内现存8个大于其实际容纳能力,发生火灾的概率极高。

朝代、不同风格的寺庙建筑93处,其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2现存的火灾隐患分析

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具有极高的文物和宗教文化2.1火灾致灾因素多

旅游价值。随着国家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部分寺庙用电线路直接铺设在梁、柱上,没有采取穿管保

加大以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群现有的消防护措施,线路老化,绝缘破损,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事故。

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全面加强另外,僧尼宿舍、厨房等处的用火、用电设备越来越多,用电

对五台山文物建筑群消防安全的管理迫在眉睫。负荷极大,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1消防安全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分析2.2消防基础设施差

1.1地理特性和火灾危险性部分寺庙已经配置了基本的消防器材,但仍然达不到逃生

多数五台山文物古建筑建于台怀镇中,依山而建,地理位自救的要求。对于大面积的木结构建筑群,这些器材无法起到

置相对复杂,消防水源十分短缺,消防车辆通行困难。它们多应有的保护作用。虽然部分场所安装了简易报警、简易喷淋系

以建筑群的形式存在,很多寺庙相连接,互为山墙,没有防火统,但是,受梁、柱及其自身结构的影响,火灾探测报警装置

间距。误报率高,作用不明显。另外,古建筑有其固有的建筑风格和

1.2建筑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历史完整性,如果在古建筑中安装灭火效率高的固定自动灭火

五台山的建筑以寺庙为主,多为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最早设施,势必会对其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

为唐代建筑,宋、元、明、清均有修建,耐火等级低,火灾荷消防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技术性的问题。

载大。另外,建筑所使用的木材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吹2.3发生火灾扑救难

日晒,所含水分已极少,很容易燃烧。各种木制构件为燃烧和传播火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加

1.3使用特性和火灾危险性上布幔等易燃的装饰悬挂物,发生火灾时,会迅速形成立体燃

宗教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