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1717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统编版)02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中的物品可用于探究()
山顶洞人使用的装饰品
注:①、②、③穿洞兽牙,④穿孔小砾石,⑤穿孔海蚶壳,⑥骨管,7小石珠,③钻孔鲩鱼银上背
A.原始人类获取食物的工具 B.我国先民栽培稻、粟、黍等作物
C.原始人类已经有审美观念 D.我国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根据图片信息“山顶洞人使用的装饰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在继续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有爱美意识。所以,“山顶洞人使用的装饰品”可用于探究原始人类的审美观念,C项正确。图片所示为装饰品,不是获取食物的工具,A项排除;山顶洞人尚未开始农业生产,B项排除;图片所示为山顶洞人使用的装饰品,不能代表我国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D项排除。故答案选C。
2.如图是出土于山西省翼城县隆化镇枣园村的石镰(镰是一种农具),据此你认为下列描述符合枣园先民的是()
A.已经可以制造磨制石器 B.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C.与北京人处于同一时期 D.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业。根据图片可知枣园村出土的石器制作精美,是典型的磨制石器,A项正确。根据题干对石镰功能的介绍可知,枣园先民已经学会了种植农作物,过上了农耕生活,B项排除;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C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D项排除。故答案选A。
3.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道:“对食用植物尤其是谷类的自觉栽培和对动物的驯养,是人类历史上自掌握用火以后最伟大的经济革命。”下列在“谷类的自觉栽培”方面作出贡献又位于黄河流域的远古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北京人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业。根据题干“谷类的自觉栽培”“位于黄河流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从事农业等生产活动,种植粟、黍,B项符合题意。北京人、山顶洞人未开始原始农业生产,A、D两项排除。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C项排除。故答案选B。
4.河姆渡人已经会人工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遗址中出土的稻谷和动物骨骼 B.《韩非子》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民间关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论和论述文章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人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遗址中出土的稻谷和动物骨骼是第一手史料,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A项正确。民间传说、后人的著述带有主观性,可信度不如考古发现,B、C、D三项排除。故答案选A。
5.司马迁著《史记》时,发现文献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甚至有人据此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C.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远古的传说。根据题干“文献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人们传颂黄帝的事
迹”“择其言尤雅者”可知,传说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司马迁的撰述过程表明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表述错误,排除。故答案选C。
6.《尚书·禹贡》记载禹的贡献不仅仅是治水,还有划分“九州”“五服”,扩大统治疆域。上述现象反映了()
A.神话传说日益受到重视 B.历史记录容易出现讹误
C.早期国家的维形与建立 D.社会混乱需要精神寄托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夏朝的建立。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州”“五服”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国家行政区划的设计和对地方的管理,反映了早期国家的雏形与建立,C项正确。A、B、D三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考题猜想)(解析版).docx
-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考题猜想).docx
- 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统编版)01(考试版).docx
- 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统编版)02(全解全析).docx
- 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统编版)02(考试版).docx
- 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上海专用)(全解全析).docx
- 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上海专用)(考试版).docx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开学摸底考(浙江专用)(考试版).docx
- 七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统编版2024)01(考试版).docx
- 九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四川成都专用)(全解全析).docx
- 七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上海专用)(全解全析).docx
- 七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上海专用)(考试版).docx
- 七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统编版2024)02(考试版).docx
- 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四川成都专用)(全解全析).docx
- 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四川成都专用)(考试版).docx
- 七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安徽专用)(考试版).docx
-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试题猜想卷)(解析版).docx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试题猜想卷)(解析版).docx
-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试题猜想卷).docx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试题猜想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