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中国碳市场体系研究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碳市场体

中国碳市场体系

|研究报告|

2024

2024

2024年12月

中国碳市场体系研究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可持续投资研究中心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课题负责人:严弘

课题组成员:王涵、林隆准、薛宬、王杨子、阎晓璇

序言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一挑战,中国不仅在积极探索和实践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更是展现出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担当。在此过程中,中国碳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实现双碳目标(即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国碳市场体系的发展背景、现状、问题和挑战,并通过与欧盟等先行碳市场发展经验的对比分析,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本报告不仅是对我国碳市场建设成果的一次全面回顾,更是对碳市场体系未来发展的一次深刻思考。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为政策制定者、市场参与者以及所有关心气候变化的各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发,共同促进中国碳市场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碳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坚定决心。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碳市场体系的两大核心组成部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促进高碳排放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技术革新,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市场则鼓励个人、企业和机构组织等主体积极参与碳减排行动,形成多元化的减排动力,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两者在政策设计、市场运作及减排效果等方面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中国多层次的碳市场体系。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经历了从地方市场试点到全国市场建立的发展历程。从2011年起,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和福建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交易规则制定和碳金融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形成,试点市场逐渐转变为全国市场的有益补充,共同推动了中国碳市场的快速发展。2021年启动的全国碳市场从发电行业入手,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交易规模和活跃度不断提升,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全国碳市场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初步建成了法规体系和技术规范,为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市场(CCER)通过提供碳信用交易机制,助力区域协调发展。自愿减排市场经历了启动、暂停到重启的过程。在启动阶段,自愿减排项目的备案流程和交易机制得以初步建立;在暂缓阶段,由于供给过剩和部分规范性问题,

新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暂缓受理,为交易规则的优化提供时间窗口;而重启阶段则是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着重优化受理流程、提高减排项目质量,以此提升市场成熟度,为参与全球碳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在国际视野下,中国碳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履行国际承诺的具体体现。通过与欧盟、美国、韩国、新西兰等碳市场的比较研究,本报告旨在吸取各国在市场设计、政策实施、监管框架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以期为中国碳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化进程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帮助。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相对成熟的碳市场在运行,其中,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作为最早且较为完善的碳市场之一,在政策设计、市场运作和监管方面提供了重要范例。韩国碳市场是亚洲首个国家级碳市场,积累了宝贵的做市商制度经验。新西兰碳市场则通过纳入林业,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探索了符合本国资源禀赋的减排机制,为其它市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报告直面中国碳市场体系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对自身发展状况的分析和与国际其它碳市场的对比,探讨了中国碳市场在部分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从理论角度,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与运行涵盖多个关键运行机制,包括覆盖范围、配额分配方式、监测报告与核查机制等。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提升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在覆盖范围方面,全国碳市场目前覆盖发电行业并即将纳入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但覆盖的行业范围、

企业规模、温室气体种类仍有扩大的空间,这将直接影响市场的全面性和所产生的减排效果。在配额分配方面,目前的机制是主要基于历史排放数据进行免费分配,且配额调整机制不够动态,影响了市场的运行效率。在碳金融服务方面,目前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受限,而试点市场碳金融创新实践空间有限,缺乏多样化的碳金融产品,且服务支持体系尚不完善,限制了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功能。在市场监管方面,

监管方法还需完善、力度也需提升,特别是在数据质量管理和违规行为处罚等方面,需要能够更为及时且灵活地应对市场中的不规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4A方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擅长策划,|商业地产|住房地产|暖场活动|美陈|圈层活动|嘉年华|市集|生活节|文化节|团建拓展|客户答谢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