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能源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检测技术及标准体系.pdfVIP

新能源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检测技术及标准体系.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一、项目名称:

新能源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检测技术及标准体系

二、推荐单位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

目均符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的填写要求。

能源动力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是发展我国新能源

汽车产业的命脉。项目单位历时十年集中突破了驱动系统能耗精确测量难、动力电

池安全及寿命评价难、充电基础接口互联互通难三大关键技术难题,从无到有系统

构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能源动力系统测试标准体系,对于保障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

提升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技术水平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

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推广应用以及企业和产品准入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

项目研制了三大类11种测试设备,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4亿元。获授权发明专

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28项,出版专著3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发表高水

论文100余篇,参与制订国际法规1项、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40余项。获2016

年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2018年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权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

奖。

三、项目简介: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能源动力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其

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是发展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命脉。我国相关检测技术及评价方法

存在滞后,安全性、可靠性缺少评价依据,造成能源动力系统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亟需开展从研发、制造到使用各环节的关键检测技术与评价方

法的创新研究与突破。

项目在国家863计划、北京市基金等项目支持下,经过10年持续深入攻关,

突破了驱动系统能耗精确测量难、动力电池安全及寿命评价难、充电基础接口互联

互通难三大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完整的电动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检测技术

及标准体系,主要创新点如下:

(1)针对混合动力车辆结构复杂多样、工作模式实时变化、多能源耦合关系复

杂,导致能耗难以精确测试和评价的问题,构建了混合动力系统机电耦合模型,提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出了能耗-驾驶模式解耦检测与评价方法,开发了电动汽车能耗和性能专用测试设备,

突破了混合动力车辆能耗测量的准确性和对我国复杂路况的适应性难题。研究成果

已被GB/T19752等国标及行业标准采用。创新成果在国内首家工信部授权的新能

源汽车公告车型认证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应用,完成了全国超过70%新能源

乘用车和50%新能源商用车车型的检测认证。

(2)针对动力电池安全及寿命测试难题,构建了动力电池“热-电化学-机械”多

物理量耦合模型和内部容量衰减模型,提出了基于充放电倍率及温度因素的动力电

池能量和容量测试方法,发明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测试技术及寿

命测试方法,开发了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与充放电特性测试设备,构建了电芯、模组、

电池包和电池系统四层级测试体系。研制的动力电池工况模拟测试系统的电流电压

精度达到0.5‰FSR,超过国际知名产品德国迪卡龙产品参数。研究成果已被GB/T

31485等国标及行业标准采用。应用本项成果研制的电池组测试设备应用到我国超

过80%的锂电池系统生产企业,支持了国内最大、同时也是第一家上市的电池组下

线检测及性能测试设备公司,同时相关技术应用到新一代军用装甲平台。

(3)针对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间接口和通信软硬件互联互通不畅导致的充电安

全难题,建立了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充电通信传输过程模型,提出了变权分析兼容性

文档评论(0)

150****0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