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技术》;环
境
监
测;课程简介(36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
环境监测技术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36学时课堂讲授内容包括:
1,环境标准和评估系统(4学时)
2,水体监测技术(6学时)
3,土壤污染监测技术(6学时)
4,大气监测技术(6学时)
5,废固监测技术(讲解部分内容)
6,生物污染监测技术(4学时)
7,噪声监测技术(2学时)
8,环境放射性监测技术(讲解部分内容)
9,监测质量保证技术(3学时)
10,自动化监测技术(3学时)
11,现场监测技术(2学时);由于理论课时只有30学时(正常讲课需要130学时),只能讲解绪论、水体监测、大气监测、土壤监测,其他内容放在第五章里讲解!!!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水体监测
第三章大气监测
第四章土壤监测
第五章环境自动监测和模糊评价;课程简介(36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
24学时实验内容包括:
实验一氨氮的测定(3学时)
实验二水中铬和氟的测定(3学时)
实验三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测定(3学时)
实验四废水中酚类的测定(3学时)
实验五污水中油的测定(3学时)
实验六空气中SO2的测定(3学时)
实验七空气中NO2和PM10的测定(3学时)
实验八环境噪声监测(3学时);监测对象:包括影响环境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以及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技术手段涉及各种大型精密设备。监测数据用于对环境质量变化作出正确评价。;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1掌握例行监测和突发监测的理论系统。
2掌握监测学中的各种自动化仪器和现场简易监测方法。
3能找出污染危害的主要成分和污染源头。
4掌握中国和国际上环境评价体系和法律法规。;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环境监测是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的主干必修专业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并配合相应的实验和实习环节,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污染物指标的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的计算和统计方法;对布点、采样、监测技能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为污染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的效益评价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培养职业素质,以便于学生以过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顺利进入各???级别和各个类别的国家环保部门和企业环保部门服务。;第一章绪论;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科学技术。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环境监测过程;图10.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系统控制要点;表10.1?环境监测全过程质控要点;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一、环境监测的目的;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二、环境监测分类;二、环境监测分类;一、环境监测的发展;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监测手段: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手段
监测对象:空气、水体(江、河、湖、海及地下水)、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
监测数据的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状况
;评价
决策系统;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Guess、X2、
t、F、Ducan检验;P523;P523;P523;P523;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t检验;解法一:;P527;t-检验: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解法二:;123456
4.073.944.214.023.984.08;平均值;P527;t值表见523页;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解法三:;两种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评价
决策系统;例t检验—相关关系r检验;P528;
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得到下表数据。吸光度与浓度之间是否有显著性相关关系。;相似系数r;t值表见523页;P543-544;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样本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因此,监测网络、监测点位的选择一定要科学,而且一旦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得到确认,必须长期坚持监测,以保证前后数据的可比性。;评价
决策系统;P491-495;评价
决策系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连续监测;51;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评价
决策系统;水体中颗粒物对污染物的吸附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固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吸附达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课件合集(共12章)非AI生成.pptx
-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课件合集(共8章)非AI生成.pptx
-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课件合集(共8章)非AI生成 (2).pptx
- 《地理信息系统GIS》教学课件合集(共9章)非AI生成.pptx
- 《C语言程序设计》第2章 C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C语言程序设计》第2章 C语言基础-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C语言程序设计》第2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章 简单语句与顺序结构程序-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章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C语言程序设计》第4章 函数与编译预处理-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