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孙绍振:《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风格 .docxVIP

孙绍振:《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风格 .docx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PAGE

PAGE1

孙绍振:《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风格

1、孙绍振:《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风格

孙绍振,1936年生,福建长乐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著有《文学创作论》《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美的结构》《怎样写小说》《直谏中学语文教学》等。

杂文式抒情:在曲折的逻辑中深化

文/孙绍振

鲁迅的散文,犀利的讽刺占大多数,抒情之作在比例上是比较低的。当然,收入《朝花夕拾》的文章,有相当多温暖的抒情,表现了鲁迅对童年时代周围小人物的宽容甚至热爱。然而在以冷峻为主的杂文中,这样的温情是很少见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无疑是抒情的双璧。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两篇文章不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解读文章不胜枚举,但质量普遍较低。

钱理群先生指出,原因就是过分把文章当做社会历史的反映。我想与此相关,但还有一点,就是对文本的抒情特点缺乏直接的分析。多数解读文章认为:抒情就是抒情,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其实,真正要把这两篇文章的好处弄清楚,非得从抒情的特点入手分析不可。本文就分析一下《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点。

抒情,顾名思义,也就是把感情抒发出来。五四时的诗坛崇尚强烈的感情自然流泻,这是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的主张,故当时的诗人常把感情强化、极端化。但是,鲁迅在文章开头,并不把感情作强化宣泄,而是某种程度地弱化,尽可能地收敛。

鲁迅对刘和珍的死是很悲愤的,为文就是要纪念刘和珍。但不同的是,在《朝花夕拾》里,因为有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就是不善的行为举止也可能成为带着诙谐的亲切回忆。《记念刘和珍君》是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战斗性就不能不渗透在抒情性之中。但是,它是一篇杂文,鲁迅一方面追求深邃、犀利,另一方面,为了艺术,又不能径情直遂、一览无余。藏匿锋芒,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就成了鲁迅杂文的一大创造。《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就带上了这样的特点。

文章一开头,鲁迅明显地避免直接流露自己的感情,不是把一腔悲愤倾泻出来,而是尽量抑制。他不屑于浪漫新诗那种感情倾泻之美,而是讲究散文的情感抑制之美,因抑制而深沉之美。

当有人建议“写一点东西”纪念死者的时候,他并没有说“这正合我意”之类,而是感觉似乎没有多大意义,死者并无在天之灵,并不能因而得到多少安慰,写了也“于死者毫不相干”。对死者无补,对生者该有价值了吧?然而,鲁迅说,就是对生者也只能“如此而已”。

这里正面表现的似乎并不是愤怒,而是无奈,似乎很消极的样子。这显然不是感情的全部,而仅仅是他感情的表层,或者说是与内在感情相反的一种外部效果,显示内部悲愤如此强烈,以致一般的抒写不足以显其志。

鲁迅反反复复抒发的感情,从性质上来说,是悲痛、悲愤、悲凉和悲哀的郁积。从表现形式来说,力避径情直遂,情思在曲折中展现。这种曲折还是多重的,写得沉郁顿挫,回肠荡气,文章开头这一段只是情思的序曲,极尽欲扬先抑之能事。

其一,感情本来是十分深厚的,但鲁迅却不惜用类似无情的字眼来形容:“无话可说”“沉默”。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太黑暗、太凶残,难以相信,无从表达;又因为心情的郁闷、情感的压抑,无以言表。

其二,鲁迅反复强调痛苦不单纯。首先是反动军阀政府难以置信的凶残,其次是反动文人谣言的卑劣,再次是感到自己是“苟活”“偷生”,用自己沉重的惭愧来代替对烈士的赞颂。

其三,期待着“忘却的救主”。这是鲁迅式的反语。不正面写回忆、清醒的痛苦,而写忘却的轻松。“忘却”而成为“救主”,说明不忘却如何之痛苦。这里的“忘却”,后来在写《为了忘却的记念》里,又成为立意的关键,从反面显示了回忆之痛。内在的悲愤越是感到深沉,表层的知觉越是追求解脱。

其四,这种悲愤情感的复杂,以极其矛盾为特点。先是写与不写、有话与无话。忘却是最轻松的了,可是又很惭愧,而且这惭愧又很沉重,因为沉重而无以言说、沉默,然而,沉默者又正在为文。哀痛为文是庄重的,而作为献祭却是“菲薄”的。在忘却的救主到来之时,为文纪念也就成为想忘却又不能忘却的理由。这样的悲愤不但矛盾,而且在逻辑上非常曲折。这样丰富曲折的感情,如果用直接流泻的办法来表现,只能单纯地强化,而把情感简单化。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这篇文章的情感特点,不妨与周作人同样纪念“三一八”的文章比较一下。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在立场上和鲁迅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在情感的抒写上,也相当节制。同样哀悼自己学生的周作人,比之鲁迅更加回避激情,也就是在散文中追求情感的节制和凝重。他一直提醒自己要“冷静”,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荣辉书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荣辉书店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