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方剂学
目录
方剂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常用中药性能及功效
经典名方解析与临床应用
现代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与创新发展
临床实践指南与误区提示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方剂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Chapter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起来,通过特定的制备工艺加工而成,具有一定功效和主治病证的中医处方。
方剂分类主要依据病证、病因、药性、治法等进行。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七方”、“十剂”、“八阵”等。其中,“七方”即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是根据药物作用及组方特点进行分类;“十剂”即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是根据药物功效进行分类。
方剂定义
分类方法
治则是治疗疾病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具体治疗方法。治则治法与方剂关系密切,方剂是体现治则治法的主要手段。
方剂的功效和主治必须与治则治法相一致,才能发挥治疗作用。同时,方剂的组成和变化也必须遵循治则治法的要求,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方剂与治则治法关系
治则治法
药物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在复方中禁止或不宜配合运用,主要是因为这些药物配合后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破坏原有药效,因而应该避免配合使用。
配伍禁忌概念
中药配伍禁忌包括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等。其中,十八反、十九畏是指某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拮抗作用,不宜同时使用;妊娠用药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或导致流产的副作用,孕妇应禁用或慎用。此外,在方剂组成中还需注意避免重复用药、注意药量比例等问题。
常见配伍禁忌
02
常用中药性能及功效
Chapter
01
02
03
04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桂枝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紫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生姜
石膏
知母
栀子
夏枯草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茯苓
薏苡仁
苍术
厚朴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干姜
附子
肉桂
吴茱萸
03
经典名方解析与临床应用
Chapter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汤组成与功效
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皆以麻黄为主药,根据配伍不同,可分别治疗风寒表证、外寒内饮证、邪热壅肺证等。
麻黄汤类方
麻黄汤可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临床应用举例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桂枝汤组成与功效
桂枝汤类方
临床应用举例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等,皆以桂枝汤为基础方,根据病情加减药物。
桂枝汤可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等属营卫不和证者。
03
02
01
1
2
3
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
银翘散组成与功效
桑菊饮、麻杏石甘汤等,与银翘散有相似功效和主治范围,但药物组成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银翘散类方
银翘散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属风热袭表证者。
临床应用举例
04
现代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与创新发展
Chapter
通过拜师学艺,跟随名老中医临证学习,口传心授,得其真传。
师承教育
深入研读中医经典著作,领悟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经典研读
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学术交流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方剂配伍的内在规律,提高方剂疗效。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在传承名老中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研发新的中药方剂。
新药研发
将中医方剂学推向国际舞台,促进中医药学的国际化发展。
国际化推广
01
02
03
04
颜德馨教授经验
提出“衡法”治则,注重气血流通,善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病症。
路志正教授经验
注重调理脾胃升降功能,擅长运用芳香化湿法治疗脾胃病。
邓铁涛教授经验
擅长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各种疾病,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的重要性。
周仲瑛教授经验
提出“瘀热”病机理论,运用清热化瘀法治疗多种疾病。
05
临床实践指南与误区提示
Chapter
风寒感冒
症状包括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等,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等。
风热感冒
症状包括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等,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用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