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主题13 水系演变 学案(含解析).docxVIP

专题三 主题13 水系演变 学案(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题13水系演变

1.水系演变

河流水系一直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导致水系变化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化,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河流本身的侵蚀、沉积等外力作用,人类活动等。具体影响如下:

2.河流袭夺

(1)概念: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2)河流袭夺条件

1.(2024·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影响,长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地区水系,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之后洞庭湖不断扩张,在宋代达历史最深。研究表明,宋代以来,长江含沙量持续增加;洞庭湖洪水特征逐渐由以“春溜满涨”为主变为以“夏秋连涨”为主。至清代中叶,洪水期洞庭湖面积扩张至历史鼎盛。下面左图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右图示意明末清初该地区水系。

(1)据左图,用遗址分布说明与新石器时代相比,汉代该地区河网湖沼广布。

(2)说明荆江堤坝修筑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的原因。

(3)简述宋代以来洞庭湖洪水由“春溜满涨”为主逐渐转变为“夏秋连涨”为主的原因。

(4)解释宋代以来洞庭湖在面积扩张的同时深度变浅的原因。

2.(2023·湖南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下表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距河源的距离(km)

测量点水位高程(m)

甲河

乙河

0.0

192

190

0.5

180

179

1.0

172

172

1.5

171

169

2.0

167

167

2.5

164

166

3.0

163

162

3.5

161

155

4.0

157

154

4.5

151

153

5.0

142

152

(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

(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由。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本次调研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请说明可以应用在哪些具体方面。

3.(2022·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图1)。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图2)。

(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2)说明图1中水系的演化过程。

(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

(选择题1~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24·福建厦门质检)75万年前,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下图)。在此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古长江溯源切穿黄陵背斜,袭夺古川江,且古金沙江南流受阻,改向东流,逐渐形成现今的长江干流。距今约1万年前,受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云梦泽和彭蠡泽两大通江湖泊形成。距今约3000年前,云梦泽和彭蠡泽逐渐消亡,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通江湖泊随之形成。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现象中,最适于佐证“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的是()

A.背斜以东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

B.背斜以东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C.背斜以西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

D.背斜以西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2.距今约1万年前,两大通江湖泊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①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抬升②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沉降③海平面下降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推测云梦泽和彭蠡泽消亡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干,上游来水量减少

B.地壳和海平面趋于稳定

C.泥沙淤积,湖泊沼泽化严重

D.人类围湖造田活动加剧

4.(2024·山东滨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第四纪初期阿尔金山强烈抬升之后,十余条河流汇集于罗布泊洼地,形成古水系,并在山脉北麓发育巨厚洪积扇。随着洪积扇不断发育,以及古水系东部系列低矮山地(大、小红山等)影响,古水系区域地势格局改变,使水系逐渐向东侧偏转迁移,如今大部分洪积扇已被沙漠所覆盖。调研发现:洪积扇北缘分布有一条海拔约为840m的细条状湖相沉积带,自西向东延续至92°39′E附近后被流沙覆盖。下图示意阿尔金山北麓现代水系及其相关地理要素分布。

(1)说明自第四纪以来古水系逐渐向东侧偏转迁移的原因。

(2)研究发现:罗布泊、阿奇克谷地、哈拉齐在第四纪早期曾经通过水体连通。请基于调研资料,说明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5.(2024·福建宁德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