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训练试题含答案--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训练试题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
1.唐僧认为“劝善”就是“惩恶”,孙悟空认同这样的看法吗?联系《西游记》谈谈你的看
法。
【答案】【示例】孙悟空不认同这样的看法。孙悟空是一个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人物形
象。面对白骨精几次三番的变化,他都能够用火眼金睛识破妖的本质。即使唐僧受到妖怪
的离间把他赶走,孙悟空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将恶势力赶尽杀绝。他始终秉持“除恶务尽”
的观点,明白妖怪本性的丑恶,绝不心慈手软。
【解析】【分析】唐僧、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塑造得最生动感人的行善者形象,都具有见
义勇为、扶危济困的行善思想。唐僧广施仁慈,注重劝善;孙悟空嫉恶如仇,注重惩恶。通过
对他俩行善思想的比较分析,有利于深入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主旨、艺术构思,以及他俩
在行善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对于当今的行善事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孙悟空并不
认同唐僧“劝善”就是“惩恶”的看法。劝善“”可以治本,“惩恶”可以治标。没有“惩恶”,就等
于没有了规矩方圆,不知悔改的坏人就可作恶多端。所以两者都不能缺少。可举白骨精之
例证明之。
故答案为:孙悟空不认同这样的看法。孙悟空是一个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面
对白骨精几次三番的变化,他都能够用火眼金睛识破妖的本质。即使唐僧受到妖怪的离间
把他赶走,孙悟空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将恶势力赶尽杀绝。他始终秉持“除恶务尽”的观
点,明白妖怪本性的丑恶,绝不心慈手软。
【点评】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
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
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2.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讲演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去讲一些
生活哲理。你从下面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
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
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
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
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
(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答案】【示例1】再有能耐的人也有一些无法隐藏的弱点。
【示例2】假象终究是要被人揭穿的。
【解析】【分析】节选部分内容主要写悟空的尾巴不知道该放哪儿合适。真君因不曾见过
庙宇后竖着旗杆这一细节识破了悟空变成的土地庙,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一情节反映出的
生活哲理即可。如:生活经验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故答案为:【示例1】再有能耐的人也有一些无法隐藏的弱点。
【示例2】假象终究是要被人揭穿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名著的阅读积累与理解。学生要注意积累,注意对作者、背
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训练试题含答案--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训练试题含答案--第2页
景、写作特色、人物及故事情节理解;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
要结合选段进行分析理解。
3.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挂着一根穹
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采寻人
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断乎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题库附参考答案 .pdf
- 【实用】2021-隧道工区安全检查员安全管理职责 .pdf
- 【单元卷】北师大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A卷.pdf
-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pdf
- 《水上加油站安全与防污染技术要求》JTT6602006 .pdf
-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测试(含答案解析.pdf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17-118课课文重难点详解 .pdf
- 《把它们分离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pdf
- 美妆类直播营销话术.pptx
- 网络直播脚本范文(必备28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