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名言、成语知识考查(上)(1-4单元)
前言
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大量增加古诗文和文言文:古诗词128篇,增加87%;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这一栏里经常会出现古诗,是要求孩子背诵默写,并且能了解作者、理解诗意、品读赏析,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
不知各位有没有关注2018全国各地的中高考试卷,很多古诗文都是我们小学生背的呢!下面给各位分享全国各地几份中考试卷中的填空题:
扬州市二〇一八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凉州词》)
(3)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7)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8)某书店拟选用两句有关“读书”的对仗工整的诗句作为楹联,请写出你认为合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4.用诗词原句填空。(10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秦风》)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疑是银河落几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贸《雁门太守行》)
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知道古诗文的重要性了吧!这些古诗文难不倒我们六年级学生。下面的题你会做吗?
一、下列成语、古诗常考题型你会做吗?(市、省统考真题)
(一)第16-20题字形有误的一项,找出序号在括号相应位置书写。(4分)
(▲)16.A.虎视耽耽B.全神贯注C.恋恋有词D.顾影自怜
(▲)17.A.满腔怒火B.前功尽弃C.振天动地D.参差不齐
(▲)18.A.鏖战犹酣B.婆娑起舞C.大步留星D.叱咤风云
(▲)19.A.井然有序D.心弛神往B.聚精会神C.自作自受
(二)第22-23题成语相关历史人物和俗语有误的一项,找出序号在相应位置书写(4分)
(▲)22.A.七擒七纵(诸葛亮)B.老马识途(管仲)
C.精忠报国(岳飞)D.匹夫有责(顾宪成)
(▲)23.A.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B.不劳而获的人——(寄生虫)
C.恩将仇报的人——(黄鼠狼)D.目不识丁的人——(睁眼瞎)
(三)第15~16题字义有误的一项,找出序号在括号相应位置书写。(4分)
(▲)15.A.别出心裁(裁:心中的设计、筹划。)B.技高一筹(筹:计策;办法。)
C.威风凛凛(凛凛:严肃而可敬畏的样子。)D.前功尽弃(尽:完全。)
(▲)16.A.弄巧成拙(弄:卖弄,耍弄。)B.风靡全球(靡,倒下)
C.虎视眈眈(眈眈:害怕的样子。)D.沧海一粟(粟:谷子,即小米。)
(四)跟古诗有关的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日暮(傍晚)客(旅客,顾客)愁新。
B.明月别枝(别的树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鸣叫的蝉)。
C.旧时(往日)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看见)
D.黑云翻墨未遮(遮盖,遮挡)山,白雨跳珠(跳动的珍珠)乱入船。
2.对《宿建德江》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是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B.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C.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
D.此诗前两句为借景抒情,后两句为触景生情,描写了清新的夏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
3.下列诗句,不是描写花的一项是()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B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C.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D.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下列诗句中,与战争无关的一项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阅读理解复习试题18(,含答案)(部编版).docx
- 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阅读理解复习试题11(,含答案)(部编版).docx
- 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练习 (7)(部编版).doc
- 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古诗词专项训练(二)(含答案)(部编版).docx
- 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精选卷(2)(附参考答案)(部编版).doc
- 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测试 (7)(部编版).doc
- 六年级语文上册 按课文内容填空及相关延伸(第三、四单元)(含答案)(部编版).doc
- 六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doc
- 六年级语文上册 口语交际(部编版).doc
- 六年级语文上册 5 七律 预习单(word版有答案)(部编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