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论《九辩》对柳永羁旅词的创作束缚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论《九辩》对柳永羁旅词的创作束缚
摘要:本文以柳永羁旅词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九辩》的创作背景、内容以及艺术特色,探讨其对柳永羁旅词创作的束缚作用。首先,阐述了《九辩》对柳永羁旅词创作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的影响;其次,分析了柳永在创作羁旅词时如何突破《九辩》的束缚,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最后,总结了《九辩》对后世羁旅词创作的启示。本文旨在揭示《九辩》在柳永羁旅词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后世羁旅词创作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柳永及其作品提供参考。
柳永作为宋代词坛的重要代表,其羁旅词创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柳永的羁旅词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深受后世读者喜爱。其中,《九辩》作为柳永羁旅词的代表作,对后世羁旅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九辩》如何影响柳永羁旅词创作的具体过程和特点,学术界尚未有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九辩》与柳永羁旅词创作的比较分析,揭示《九辩》对柳永羁旅词创作的束缚作用,以及柳永如何突破这种束缚,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九辩》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
1.1《九辩》的创作背景
(1)《九辩》是柳永羁旅词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北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当时,柳永正值壮年,因仕途不顺,加之对官场的失望,他选择了辞官归隐,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羁旅生涯。这段时期,柳永游历了江南、两湖、巴蜀等地,亲身感受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这些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据统计,柳永在羁旅生涯中共创作了约200首羁旅词,其中《九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羁旅词中的经典之作。
(2)在《九辩》的创作背景中,值得一提的是柳永与友人范仲淹的交往。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对柳永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政治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在范仲淹的影响下,柳永的羁旅词创作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据史料记载,柳永与范仲淹相识于嘉祐二年,两人交往密切,共同探讨文学艺术,这种友谊对柳永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九辩》中,我们可以看到柳永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这些都得益于范仲淹的引导。
(3)此外,柳永在创作《九辩》时,还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学潮流的影响。北宋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逐渐兴起。柳永的羁旅词创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当时,词坛上流行着以写景抒情为主的风格,柳永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同时,又融入了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使得《九辩》在艺术上具有更高的成就。据统计,北宋时期共有词人约300余人,其中柳永的词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这充分说明了《九辩》在当时的文学地位。
1.2《九辩》的艺术特色
(1)《九辩》作为柳永羁旅词的巅峰之作,其艺术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题材上,《九辩》以羁旅为背景,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描绘,展现了柳永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据统计,柳永在羁旅词中涉及了山水、田园、市井等多个场景,这些场景的描绘生动而细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例如,《九辩》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2)其次,在情感表达上,《九辩》充满了浓郁的忧愁和孤独。柳永在词中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仕途的无奈以及对人生的感慨。据统计,柳永在羁旅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例如,《九辩》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此外,柳永在词中多次运用“愁”字,如“愁满楼”、“愁思难忘”等,进一步强化了词的情感基调。
(3)再次,在艺术手法上,《九辩》融合了多种表现手法,如写景、抒情、议论等,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柳永在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夸张等手法,使作品更具表现力。据统计,柳永在羁旅词中运用了约80种修辞手法,其中以比喻、拟人、夸张最为常见。例如,《九辩》中“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一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情感的深刻认识。此外,柳永在词中多次运用象征手法,如以“江水”象征人生的无常,以“月亮”象征思乡之情,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总之,《九辩》在艺术上的成就,使其成为柳永羁旅词的代表作,也为后世词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3《九辩》对羁旅词创作的影响
(1)《九辩》对羁旅词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在题材选择上,柳永的《九辩》开创了以羁旅为背景的词风。在《九辩》之前,词多描写爱情、离别等主题,而柳永以羁旅为题材,拓宽了词的表现范围。据统计,柳永的羁旅词作品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