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民族声乐的豫剧马派唱腔艺术特征及应用探析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民族声乐的豫剧马派唱腔艺术特征及应用探析
摘要:本文以豫剧马派唱腔艺术为研究对象,对其艺术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分析马派唱腔在音乐、唱法、表演等方面的特点,探讨了其在民族声乐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本文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马派唱腔在当代音乐舞台中的应用,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关键词:豫剧马派;唱腔艺术;民族声乐;应用探析
前言:豫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马派唱腔作为豫剧的代表性唱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旨在通过对马派唱腔艺术特征的研究,揭示其在民族声乐中的价值,为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首先,本文对马派唱腔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征进行了梳理;其次,分析了马派唱腔在民族声乐中的地位和影响;再次,探讨了马派唱腔在当代音乐舞台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马派唱腔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第一章马派唱腔艺术概述
1.1马派唱腔的历史渊源
马派唱腔起源于20世纪初,是我国豫剧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清朝末年,当时豫剧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马派唱腔的创始人马金凤,原名马金荣,出生于1899年,河南省开封市人。马金凤自幼酷爱戏曲,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风格。马派唱腔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豫剧的发展以及马金凤个人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马金凤在豫剧舞台上崭露头角是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豫剧正处于从民间小戏向地方大戏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豫剧的唱腔、表演、剧目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金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和艺术追求,逐步形成了马派唱腔。据史料记载,马金凤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享有盛誉,其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更是成为豫剧史上的经典之作。马派唱腔以其高亢激昂、婉转动听的特点,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马派唱腔的历史渊源还与豫剧的地理分布和文化传承有关。豫剧起源于河南,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多个流派,其中以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四大流派最为著名。马派唱腔属于豫东流派,这一流派以唱腔优美、表演细腻著称。马金凤在继承豫东流派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和艺术感悟,创新性地发展了马派唱腔。据统计,马金凤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部剧目,其中《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樊江关》等剧目至今仍广为流传。马派唱腔不仅丰富了豫剧的艺术表现力,也为后世戏曲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1.2马派唱腔的艺术特色
(1)马派唱腔在音乐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善于运用各种装饰音和滑音,使得唱腔富有变化和表现力。例如,在《穆桂英挂帅》中,马金凤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和滑音,使得唱腔既具有浓郁的豫东风味,又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2)马派唱腔的唱法讲究咬字清晰、气息饱满,强调声音的穿透力和共鸣效果。马金凤在演唱时,常常运用“气沉丹田”的技巧,使得唱腔既高亢激昂,又不失柔和细腻。这种唱法对后世的豫剧演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豫剧唱腔的典范。
(3)马派唱腔的表演风格独特,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角色的塑造。马金凤在演唱时,常常通过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来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使得唱腔与表演融为一体。例如,在《花木兰》中,马金凤通过唱腔和表演,将花木兰的勇敢、坚毅和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赞誉。马派唱腔的艺术特色,不仅体现在音乐和唱法上,更体现在表演的深刻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上。
1.3马派唱腔的代表人物
(1)马派唱腔的代表人物首推马金凤,她被誉为“豫剧皇后”,是马派唱腔的奠基人。马金凤自幼习艺,经过多年的磨砺,其唱腔细腻、情感丰富,表演极具感染力。她在1950年代就已经享有盛誉,据统计,马金凤一生主演了100多部剧目,其中《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樊江关》等剧目成为豫剧经典。她的演出足迹遍布全国,为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马金凤的弟子中,王俊霞、张宝琴、赵雅琴等都是马派唱腔的杰出传承者。王俊霞在继承马派唱腔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马派第二代领军人物”。她主演了《花木兰》、《樊江关》等剧目,以其精湛的唱功和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张宝琴则以其细腻的唱腔和扎实的演技,成为了马派唱腔的重要传承者之一。赵雅琴则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扎实的功底,成为了马派唱腔的佼佼者。
(3)在马派唱腔的传承与发展中,新一代的豫剧演员也在不断涌现。如李树建、张小芳、李丹阳等,他们不仅继承了马派唱腔的精髓,还在表演和音乐上进行了创新。李树建主演了《穆桂英挂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