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建筑“光储直柔”电气系统设计标准.docxVIP

建筑“光储直柔”电气系统设计标准.doc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建筑光储直柔电气系统设计标准

(征求意见稿)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3〕62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十章,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建筑光伏系统;5建筑储能系统;6建筑供配电系统;7柔性控制;8通信及数字化;9其他专业。

本标准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由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地址:合肥市金寨路122号;邮政编码230001)。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国网安徽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瑞能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黄山开创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万力谈超王友亮张赟孟磊张光亚都伟杰路健汪锐贾鲁峰

陈伟郑少将吴睿沈成彤祝健李洪林曾海兵汤晓刚苏昌瑞

姚康江蔚然张健王小向凌卫清张国峰

主要审查人:

目次

TOC\o1-2\h\z\u13341总则 1

304962术语 2

175653基本规定 4

244894建筑光伏系统 5

318504.1一般规定 5

130954.2发电系统设计 5

91894.3系统接入 6

79324.4设备及材料 7

248854.5建筑和结构 9

280925建筑储能系统 10

177975.1一般规定 10

85155.2储能系统设计 10

49095.3系统接入 11

252625.4设备及材料 11

98215.5建筑和结构 12

79166建筑供配电系统 13

71286.1总体规划 13

74236.2电压等级 13

283456.3负荷需求分析 13

8106.4系统架构 14

198196.5交/直流配电 14

109046.6继电保护 16

100307柔性控制 18

238807.1一般规定 18

160887.2系统配置 18

143967.3系统功能 18

135097.4电动汽车充电桩 19

318068通信及数字化 21

186968.1通信 21

106838.2数字化 21

246689其他专业 23

267549.1一般规定 23

269819.2消防与安全 23

6169.3防雷与接地 24

27976用词说明 26

12320引用标准名录 27

PAGE

PAGE1

1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纳能力,规范我省建筑光储直柔电气系统设计,制定本标准。

1.0.2建筑光储直柔电气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1.0.3建筑光储直柔电气系统的设计应以建筑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适应建筑光伏、建筑储能、电动汽车的合理接入,使建筑供配电系统安全、高效、智能、灵活。

1.0.4建筑光储直柔电气系统的设计应选择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产品,亦可釆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且满足系统需求的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淘汰产品。

1.0.5建筑光储直柔电气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光储直柔系统solarDCsystemwithenergystorageforflexibilityimprovement

配置建筑光伏和建筑储能,采用直流配电系统,且用电设备具备功率主动响应功能的新型建筑供配电系统。

2.0.2建筑光伏系统buildingphotovoltaicssystem

安装在建筑物或其附属构筑物上,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

2.0.3建筑储能系统buildingenergyst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