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哲学史(上)笔记.docxVIP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64

目录

TOC\o1-3\h\z\u课程介绍前轴心时代 4

孔子 8

(一) 正名 8

(二) 仁 9

(三) 忠恕—伦理学金规则 9

(四) 孔子的人文精神(仁礼的互动) 10

(五) 中庸 10

(六) 德政 11

(七) 天道 12

老子 14

(一)老子简介 14

(二)《老子》学说:道德之意 14

1.道 14

2.德或“玄德” 16

3.在政治层面的体现:无为 16

4.政治期望:小国寡民 17

墨子 18

(一)墨子和墨家学派简介 18

(二)学说内容: 18

1.以“义利”作为讨论的出发点。 18

2.兼爱-分兼别 18

3.兼政-与礼制相反的思想建构 19

4.十大主张 19

5.后期墨家(名辩) 19

孟子 21

(一) 背景及介绍 21

(二) 仁政:治理国家的理念与方式 21

(三) 性善 22

(四) 良知和本心:伦理道德如何成为自觉行为。 24

(五) 诚 24

(六) 孟子对其他儒家问题的思考 25

庄子 26

(一) 背景及介绍 26

(二) 道的世界 26

(三) 主客合一 28

(四) 且有真人然后有真知 28

(五) 伦理学(对儒家的批评) 29

(六) 精神境界 29

庄孟心性论(补充) 31

惠施 33

(一)名家 33

(二)历物十事 33

(三)庄子和惠施的关系 33

(四)万物说 34

公孙龙子 34

(一)白马非马 34

(二)离坚白 34

(三)指物论 35

黄老学:以稷下道家为中心 36

(一) 概况与线索 36

(二) 什么是黄老学 36

(三) 精气:比较老庄 37

(四) 刑名:法、理之学 37

(五) 心术:静因之道 38

(六)主术:君人南面之术 38

阴阳家和邹衍 39

(一) 邹衍其人 39

(二) 阴阳家和阴阳五行说 39

(三) “五德终始”及其它 39

(四) 月令 40

(五) 五行 40

荀子 42

(一)传略: 42

(二)天人相分 44

(三)明分使群 45

(四)性伪之分:“性恶论”“化性起伪” 46

(五)正名 47

荀子(补充) 50

(一) 基本特点 50

韩非子 51

(一) 法的意涵: 51

(二) 传略及背景【得看看】 51

(三) 法家 52

(四) 以法为本:将法、术、势系统化的政治学 52

(五) 以道为常--道和法的紧密联系 53

(六) 儒与法 54

董仲舒 55

一、汉代学术 55

(一)子学与经学的关系 55

(二)“气”的理论兴盛:阴阳、五行等 55

二、从董仲舒解析经学的特点 56

(一)生平传略 56

(二)成就 56

(三)天道 56

(四)天道(下)人副天数、天人感应 58

(五)《春秋》公羊学:以“大一统”政治哲学为中心 58

(六)人性:“性三品”说 59

王弼 61

一、回顾汉代学术特点 61

二、魏晋玄学 61

(一)时代特点 61

(二)玄学家的变态人格 61

(三)魏晋玄学的特点 62

(四)玄学与经学的关系 62

三、王弼: 62

(一)生平 62

(二)以无为本 62

(三)得意忘象——方法论 64

(四)名教出于自然(本于无为) 65

郭象 66

(一)时代背景: 66

(二)著作 67

(三)独化——郭象立论最核心的概念 68

(四)独化于玄冥之境 71

(五)自然即名教 72

僧肇 73

(一) 引言: 73

(二) 物不迁论 75

(三) 不真空论 75

(四)《般若无知论》和《涅槃无知论》 76

附论:道生 77

考试相关 78

课程介绍前轴心时代

1、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来历

2、中国哲学史的特点

另外问题:中国哲学的史前史

中国哲学不是从历史蒙昧之初就有的,是文化进程发展的一个阶段,是精神飞跃突破出来的一个思想形态,具有必然性。

中国还有自己的特点

——两个问题涉及对中国哲学史学科整体的把握和理解。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哲学就是哲学史——黑格尔

无论何种思想都是在历史中创造的,哲学

文档评论(0)

翰林大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文案个性定制,计划书、方案、策划书专业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