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30CCSB43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583—2024
荷斯坦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24-02-01发布2024-05-0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583—2024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犊牛舍(岛) 2
5饲养 2
6日常管理 3
7生物安全管理 4
附录A(资料性)荷斯坦犊牛免疫程序 6
DB41/T2583—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专利识别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畜牧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震、王新庄、闫跃飞、闫磊、余爱英、刘星、林红新、薛永康、任小丽、刘欢、皇超英、李静茹、周峰、陶亚飞、刘晓曼、王向佩、白雪利、高娜、侯玉芳、郑立。
DB41/T2583—2024
1
荷斯坦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荷斯坦犊牛饲养过程中的犊牛舍(岛)、饲养、日常管理、生物安全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荷斯坦犊牛的饲养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GB/T20715犊牛代乳粉
GB/T37116后备奶牛饲养技术规范NY/T34奶牛饲养标准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1567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
NY/T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47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5049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2017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荷斯坦牛
起源于德国西北部和荷兰北部接壤处的世界大型乳用牛,毛色以黑白花为主,间或有红白花或黄白花。中国荷斯坦牛由引进的国外纯种荷斯坦牛与中国本地黄牛进行杂交,选育而形成的表现一致、遗传性能稳定和适应性强的大型乳用牛品种。
3.2
初乳
母牛产后第1次挤出的乳汁。
DB41/T2583—2024
2
3.3
犊牛
6月龄前的牛。
4犊牛舍(岛)
4.1牛场内应设置单独的犊牛舍(岛),犊牛舍朝向应坐北朝南,应在生产区的上风向。可采用单列或双列封闭式牛舍,建设应符合NY/T1567的规定。犊牛舍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4.2犊牛岛由箱式牛舍和围栏组成,放置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犊牛岛内应配有饮水和喂料设施。犊牛岛进犊牛之前应彻底清扫、消毒,至少空栏2周。
5饲养
5.1饲料及饲料原料
饲料及饲料原料选择应符合GB13078、NY/T5032的规定,品质优良、无污染、无霉变等。饲料原料应标记清楚,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处,码放整齐。
5.2营养需要
犊牛营养需要应符合NY/T34的规定。
5.3哺乳期饲养
5.3.1初乳要求
收集初乳后,按4L包装分装,经巴氏杀菌后-20℃冻存,保存期≤1年。使用时检测初乳免疫球蛋白水平,要求免疫球蛋白>50mg/mL(比重计测)或折射率>22%(折光仪测);总菌数<50000CFU/mL。
5.3.2初乳饲喂
初生犊牛应在0.5h~1h内吃到合格的初乳,饲喂量按出生体重的10%计算;间隔6h后再次饲喂2L初乳。奶温保持在36℃~40℃,并做好记录。
5.3.3初乳饲喂效果
犊牛出生24h~72h后,检测犊牛血清总蛋白,含量≥55mg/L时,则效果良好。
5.3.4常乳饲喂
犊牛出生24h后,可采用巴氏消毒后的生乳或应符合GB/T20715要求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1T 293.5-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docx
- DB41T 293.6-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谷子.docx
- DB41T 293.7-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7部分:大豆.docx
- DB41T 293.8-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8部分:甘薯.docx
- DB41T 293.11-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1部分:油菜常规种.docx
- DB41T 293.12-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2部分:油菜三系杂交种.docx
- DB41T 293.13-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3部分:花生.docx
- DB41T 293.14-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4部分:芝麻.docx
- DB41T 293.15-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5部分:烟草.docx
- DB41T 299-2011 洛阳牡丹盆花质量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