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内…………○…………装
…………○…………内…………○…………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外…………○…………装…………○…………订…………○…………线…………○…………
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
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
2025年冀少新版选修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49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总分栏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
1、“无需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该材料出自
A.《九十五条论纲》
B.《基督教原理》
C.《大宪章》
D.《至尊法案》
2、如图是意大利的一处建筑文化遗产;下列对该遗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教堂的大圆顶由两块半圆形的壳形结构组建
B.洗礼堂大门用青铜浮雕装饰,被称为“天堂之门”
C.教堂的正门长廊檐下,镶嵌着乔托的名画《小帆》
D.大教堂内悬挂着拉斐尔设计的十副挂毯,与壁画相互映衬
3、一条鞭法的推行;“一举而官民积重之弊皆反(返)”。这是因为。?
?①维护了官僚特权。?
?②减轻了农民负担。?
?③增加了国家收入。?
?④减少了税收舞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忽必烈改制实质是汉化、封建化,在其改制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任用汉人
B.设中书省
C.农桑立国
D.设行省加强中央集权
5、下列对“汉法”和“旧俗”斗争结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先进文化必将战胜落后的文化
B.社会进步是在不断地斗争中前进的
C.“汉法”与“旧俗”性质相同
D.落后的民族必将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
6、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B.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C.赎罪券和《圣经》
D.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7、《明史·食货志》:“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枆。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下列有关一条变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条鞭法主要解决封建国家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B.一条鞭法“按亩征收”的特质使大部份的农民减轻了负担
C.一条鞭法之最大特色为“役归于地”,使得“逐末者千金,而手不沾一役”
D.一条鞭法明文规定税以银征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8、《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
?
材料二: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古板遵守教会教条,不在于本人善行多少,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材料三: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四: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分析;路德倡导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该观点主要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简要列举马丁·路德其他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