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牛頓的靜態宇宙觀;在中國古代,關於宇宙的結構主要有三種學說: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蓋天說主張“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渾天說認為,天是蛋殼,地是蛋黃,天地是雙層球形結構。
;宣夜說認為,根本不存在有形質的天,日月星辰自然地漂浮在太空之中。天色蒼蒼是因為它“高遠無極”。;牛頓靜態宇宙觀並不單指牛頓本人的論述,而是泛指在牛頓經典力學體系架構下,對宇宙整體特性形成的觀念。牛頓靜態宇宙觀對時間和空間有兩個基本的認識:
①時間和空間是絕對的,相互獨立的;
②時間和空間都是無限的。
牛頓靜態宇宙觀很自然地被人們普遍接受,是因為它不需要回答如:“空間如果有界限,那麼界限以外是什麽?時間如果有起點,那麼起點以前是怎樣的?”這些無法回答的問題。;牛頓力學和電動力學的巨大成就使當時的物理學界認為物質世界的運動規律已經完全被掌握了。只要給出初始條件,就可以預知未來的一切物理過程。
認真追究起來,牛頓靜態宇宙模型早就暴露出一些不能自洽的蛛絲馬跡。比如說,當用萬有引力定律討論宇宙局部區域受力的情況時,總是假定在足夠遠處的天體產生的引力為零,這就是牛頓模型不能自洽的破綻之一。;愛因斯坦的有限無界宇宙模型;;愛因斯坦爲了克服靜態宇宙模型的不穩定性,在他的引力場方程中加進了一個常數項叫做宇宙項,表現為一種斥力,以抵消引力,起到了“負”物質的作用。
1922年蘇聯數學家弗裡德曼發表了著名的論文《論空間的曲率》,求出了不含有宇宙項的引力方程的通解,得到一個膨脹的有限無界宇宙模型。23年之後,他的學生伽莫夫提出了舉世聞名的“大爆炸”宇宙模型。;1929年,哈勃關係發表,宇宙膨脹終於為天文觀測所證實。
愛因斯坦得知這一消息,1931年1月29日親自到哈勃所在的威爾遜山天文臺瞭解情況,並立即表示支持天文學家的發現。
他宣佈:一個膨脹的宇宙是不需要什麽宇宙項的。;;伽莫夫的大爆炸宇宙論;伽莫夫幽默地稱呼他們提出的理論為α-β-γ宇宙創生理論,這三個排在最前面的希臘字母是阿爾弗、貝特、伽莫???的姓氏。
1967年6月23日,時任科羅拉多大學教授的伽莫夫,得知宇宙背景輻射已經被測出的消息后大感欣慰,他給普林斯頓大學的皮布爾斯寫信,說他們當初進行宇宙學研究時,射電天文學還處於幼年時期,沒有辦法直接探測到宇宙背景輻射。
1993年8月出版的美國《天空望遠鏡》雜誌徵求為大爆炸宇宙模型換一個更好的名稱,應徵信函多達一萬多封,沒有征得滿意的結果,人們任然稱之為“大爆炸宇宙模型”。;;標準宇宙模型;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獲得了197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頒獎決定中寫道:“這是一項帶有根本意義的發現,它使我們能夠獲得很久以前在宇宙創生時期所發生的宇宙過程的信息。”
1989年,美國發射了“宇宙背景輻射探測器”,簡稱COBE衛星,精確地測量出宇宙背景輻射的溫度為(2.735±0.016)開,1996年訂正的高精度值為(2.728±0.004)開。按波長或頻率分佈的輻射強度與理論曲綫幾乎完全一致,令人信服地證明了大爆炸宇宙模型預言的背景輻射確實存在。;;;溫伯格的著名科普書《最初三分鐘》,用當代粒子物理學知識描述了標準宇宙模型中宇宙創生的幾部進程,大體分為以下幾個畫面。
第一個畫面,宇宙創生伊始的1/10000秒,溫度高達幾十萬億開。
第二個畫面,時標0.01秒,溫度1000億開,小於強子的閾溫,仍大於輕子的閾溫。光子產生強子的反應已經停止,輕子仍大量產生。
第三個畫面,時標13.82秒,溫度30億開,小於輕子的閾溫。輕子也不能由光子碰撞產生出來,物質被創造的任務已經完成。大量正、反輕子湮滅,輕子時代結束。;第四個畫面,時標3分46秒,溫度9億開,反粒子全部湮滅,只留存十億分之一的正物質粒子,光子與物質粒子的比為10億∶1。中子不再衰變,質子與中子的數量比保持為87∶13。這兩個比值一直保持到現在。
第五個畫面,時標30萬~70萬年,溫度4000~3000開。在此畫面之前,宇宙的尺度雖已膨脹到相當的規模,但各種物質粒子大體均勻地分佈在空間各處,懸浮於高溫的光子之中,沒有聚集,沒有成團,沒有形成複雜的結構。30萬歲以後至70萬歲,空間擴大了,溫度條件也允許了,開始出現穩定的氫、氦原子,進入複合時代。這最早出現的原初輻射遺存到今天,就是3開宇宙背景輻射。;第六個畫面,時標4億~5億年,溫度100開。70萬歲以後,宇宙繼續膨脹降溫,輻射壓力越來越小,引力上升爲主要作用力,物質粒子開始聚集成團,第一批恒星誕生。此前的一段時期,天文學家稱之為“黑暗年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