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7):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docx

2025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7):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组一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吴待制①帅襄阳

尤袤

方持紫橐②侍西清,忽领雄藩向暑行。

谁谓风流贵公子,甘为辛苦一书生。

词源笔下三千牍,武库胸中十万兵。

从此君王宽北顾,山南东道得长城。

[注]①吴待制:指吴环,此时将赴襄阳任职。待制,晚唐至宋朝时是高级官员的头衔。②紫橐:古代官员服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紫橐”与“雄藩”借指友人职务的变化,也流露出对友人才能的赞许。

B.“侍西清”指在皇帝身边担任重要职务,和后面的“向暑行”都与诗题相呼应。

C.“风流贵公子”点出友人身份高贵,“甘为”表达诗人不愿做辛苦书生的愿望。

D.“三千牍”“十万兵”用夸张手法,表明诗人对友人超凡文韬武略的高度肯定。

2.诗歌尾联与陆游的《书愤》的颈联均选用了“长城”这一意象,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题组二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谒关帝君墓祠

[明]范廷弼

洛阳城外汉侯林,桧老松风带汉阴。

三鼎未酬一统志,中原不死万年心。

忠魂落日凝残照,正气横虚低暮岑。

系马祠前不忍去,唏嘘吊古几长吟。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汉侯林”,点明了地点和关羽“汉侯”的身份;关帝冢周围有数百年古柏数百株,苍翠郁蓊,渲染了肃穆的气氛。

B.颔联与杜甫《蜀相》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内容有相似之处,都写出了诗中人物的耿耿忠心。

C.颈联运用了借代、拟人等手法,写出晚霞因为关羽对蜀汉的忠心而非常美丽,暮色笼罩的山野因为关羽的刚正之气显得很低。

D.诗中几处运用与关羽相关的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可使读者在阅读中更好地联想到关羽的形象,使得诗歌更具文化内涵。

4.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关羽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项,“表达诗人不愿做辛苦书生的愿望”错误,“甘为辛苦一书生”是说友人虽然身份高贵但愿意做一个辛苦的书生去治理地方,表达了对吴待制甘于奉献的敬佩,并非诗人自己的愿望。???2.①尤诗尾联把友人比作“长城”,表达出对友人镇守襄阳,保一方平安,让君王放心的信心。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对友人能够胜任守卫一方职责的期许。②陆诗颈联中的“长城”是自比,表达自己本有像长城一样抵御外敌的壮志豪情,但如今壮志未酬,却已经两鬓斑白的悲愤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中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①诗歌尾联中,诗人将吴待制比作长城,强调他在守卫、治理地方的能力和重要作用,此时友人将赴襄阳任职,诗人赞其能为国家分忧,保卫边疆,对友人寄予了高度的信任和期望,感情是积极肯定的。②《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用了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典故,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自己也有像檀道济那样抵御外敌、保卫国家的志向和能力。“空自许”意思是白白地自我期许,即自己曾经的壮志和抱负未能实现。“镜中衰鬓已先斑”则是说诗人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已经两鬓斑白。“衰鬓”描绘了诗人的衰老之态,“已先斑”强调了衰老过早到来,还没来得及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已经青春不再。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诗人年轻时满怀报国之志,渴望能够为国家建立功勋,但随着时光流逝,自己的志向却未能实现,反而在闲居的岁月中渐渐老去,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诗人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3.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借代”“晚霞因为……显得很低”错误。诗中没有运用借代修辞;这里也不是直接描述晚霞的美丽和暮色笼罩的山野的低矮,而是通过落日、暮岑等景象来烘托关羽的忠魂和正气。???4.①崇敬缅怀之情。诗人缅怀关羽一生,感慨他从未改变的实现一统中原的志向,充分肯定与赞扬他的“忠魂”“正气”,体现了诗人对关羽的敬仰和缅怀。

②慨叹惋惜之情。诗中的“三鼎未酬一统志,中原不死万年心”表达了诗人对关羽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①颈联“忠魂落日凝残照,正气横虚低暮岑”告诉人们,关羽对蜀汉的忠心犹如夕阳,虽然即将落下,但形成的晚霞非常美丽;关羽的刚正之气充溢天空,使暮色笼罩的山野显得很低。“忠魂”“正气”,是对关羽人格精神的充分肯定与赞扬,体现了诗人对关羽的敬仰和缅怀。②颔联“三鼎未酬一统志,中原不死万年心”说的是,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下,关羽离开人世,没有实现一统中原的志向,但是这种一统中原的决心千百年来从来没有消失过。通过描绘关羽忠心耿耿但未能完成大业,以及对其精神不灭的赞美,表达敬仰与追思,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关羽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