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21T 3321-2020 生物炭分级与检测技术规范  .docxVIP

DB21T 3321-2020 生物炭分级与检测技术规范  .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01B05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321—2020

生物炭分级与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radingandtestingofbiochar

2020-10-30发布2020-11-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1/T332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辽宁金和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东北丰专用肥有限公司、沈阳隆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恒润农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孟军、鄂洋、黄玉威、崔鑫、赫天一、史国宏、兰宇、张伟明、刘赛男、刘遵奇、曹婷、杨旭、杨沫、张一、陈涛涛、陈温福、刘金、刘强、施凯、朱晓琳。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联系电话:024

1

DB21/T3321—2020

生物炭分级与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炭分级与检测技术规范中相关术语、定义、分级指标与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土壤管理为目标的生物炭分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83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GB/T23349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

GB/T28731固体生物质燃料工业分析方法

HJ77.3固体废物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J491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891固体废物多氯联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HJ892固体废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生物炭biochar

以作物秸秆等农林植物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在绝氧或有限氧气供应条件下、400~700℃热裂解得到的稳定的固体富碳产物[NY/T3041,3.1]。

3.2

氢碳摩尔比H/C

氢原子与碳原子摩尔数的比值。3.3

氧碳摩尔比O/C

氧原子与碳原子摩尔数的比值。

4分级

2

DB21/T3321—2020

生物炭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生物炭分级标准

项目

指标

Ⅰ级

Ⅱ级

Ⅲ级

总碳(C),%

≥60

≥30

固定碳(FC),%

≥50

≥25

氢碳摩尔比(H/C)

≤0.4

≤0.75

氧碳摩尔比(O/C)

≤0.2

≤0.4

砷(As),mg/kg

≤13

≤40

≤200

镉(Cd),mg/kg

≤0.3

≤0.8

≤4.0

铅(Pb),mg/kg

≤50

≤240

≤1000

铬(Cr),mg/kg

≤90

≤350

≤1300

汞(Hg),mg/kg

≤0.5

≤2.0

≤6.0

铜(Cu),mg/kg

≤50

≤200

镍(Ni),mg/kg

≤50

≤190

锌(Zn),mg/kg

≤200

≤300

-

PAHs,mg/kg

≤6

苯并[a]芘,mg/kg

≤0.55

PCBs,mg/kg

≤0.2

PCDD/Fs,ng/kg

≤17

注:以烘干基计

5检测方法

5.1总碳含量

按附录A规定执行。5.2总氢含量

按附录A规定执行。

5.3总氧含量

氧含量为计算值,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O=100-C-H-N-S-A................................(1)

式中:

O——氧含量的质量百分数(以烘干基计),%;C——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以烘干基计),%;H——氢含量的质量百分数(以烘干基计),%;N——氮含量的质量百分数(以烘干基计),%;

3

DB21/T3321—2020

S——硫含量的质量百分数(以烘干基计),%;

A——灰分含量的质量百分数(以烘干基计),%。硫含量测定按附录A规定执行。

灰分含量测定按GB/T28731中“灰分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