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词常见的侧面描写习题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侧面描写独不见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注:1寒砧(zhēn):指捣衣声。砧,捣衣用的垫石。为赶制寒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故古诗常以捣衣声寄思妇念远之情。2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这首诗的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描写少妇思念征夫的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疾苦。(5分)

①寓情于景:以“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少妇对久戍边塞未归、音书断绝的丈夫的思念与担忧(2分)。②对比:丈夫在白狼河北音书断绝,少妇于长安城内彻夜难眠,时空阻隔,突出了少妇“含愁独不见”的愁绪(2分)。(写拟人、对偶,且有适当赏析可酌情给分。)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前两句是如何写紫牡丹的?这跟写白牡丹有什么关系?1通过写长安豪贵争赏紫牡丹侧面描写出紫牡丹花外之盛、之美。2写紫牡丹花外之盛、之美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或衬托、对比)。一个“别”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番景象,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对比)显出白牡丹高洁的形象。(2分,“对照(对比)”1分,答出白牡丹的形象1分)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或裴给事)的高洁(或:超凡脱俗)形象的赞美和对其无人赏识处境的同情(或幽怨之情)。(2分)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第三句中诗人用一个“别”字引出盛开的白牡丹,这样写好在哪里?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1、全诗用什么手法描写白牡丹,请结合诗中景物分析这种表达手法。1诗人用“新妆妇”、“傅粉郎”等词语,比喻白牡丹的洁白,2第三句明写明月,暗衬白牡丹,让月光与牡丹的颜色融为一体,难以辨别,所以入院后只闻其香。3诗不正面描写白牡丹,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白牡丹的声、色、香,很巧妙的利用了虚写的手法。一个“别”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番景象,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对比)显出白牡丹高洁的形象。(2分,“对照(对比)”1分,答出白牡丹的形象1分)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或裴给事)的高洁(或:超凡脱俗)形象的赞美和对其无人赏识处境的同情(或幽怨之情)。(2分)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第三句中诗人用一个“别”字引出盛开的白牡丹,这样写好在哪里?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整体活动预期整体活动预期独不见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注:1寒砧(zhēn):指捣衣声。砧,捣衣用的垫石。为赶制寒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故古诗常以捣衣声寄思妇念远之情。2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并指出作品的社会意义。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小题1:描写少妇思念征夫的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疾苦。(5分)

小题2:以“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用“秋夜长”的细节刻画少妇的寂寞难眠;用“明月照流黄”烘托少妇的愁思;少妇居室之美与思夫之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少妇精神上的苦痛;寒砧声、落叶声烘托少妇思念,悲伤的心情。诗人运用多种手法,将环境气氛与人物心情密切配合,从而刻画出一个思妇的形象。小题3:①寓情于景:以“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少妇对久戍边塞未归、音书断绝的丈夫的思念与担忧(2分)。②对比:丈夫在白狼河北音书断绝,少妇于长安城内彻夜难眠,时空阻隔,突出了少妇“含愁独不见”的愁绪(2分)。(写拟人、对偶,且有适当赏析可酌情给分。)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从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描写中,提供了让读者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4分)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唐军出征时迅猛声威和紧张气

文档评论(0)

wangwumei19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