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河北省技术监督局发布
DB
河北省地方标准
杨干象虫检疫方法水洗法
DB13/T309-1997
1997—11-13发布1997—11-20实施
前言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河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承德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进友周锡华唐冠忠高金才牛敬生刘玉芬本标准委托河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负责解释
—1—
河北省地方标准
杨干象虫检疫方法水洗法
DB13/T309—199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洗法检验杨干象虫(CryptorrhynchusIapathiLinne)的设备、材料和操作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杨干象疫区内及非疫区从疫区调运寄主苗木的检验。在杨干象虫越冬期进行疫情调查和虫口密度调查也可参照适用。
2定义
2.1水洗法
系指将待检寄主苗木样品用毛刷等清洗工具沾清水进行清洗,然后查数苗木上的产卵孔数,以产卵孔的有无及数量来确定待查寄主苗木是否带有杨干象虫及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等指标的方法。
2.2寄主苗木
系指能受杨干象虫为害的植物的苗木、接穗、插条等,主要是杨树苗木,疫情严重的地方也包括柳树苗木。
2.3产卵孔
系指杨干象成虫在寄主苗木上为了产卵而咬蛀的针刺状边缘不明显的小黑孔,直径约为1mm,多分布在苗木的叶痕、休眠芽、皮孔或其它木栓发达组织。
2.4除害处理
除害处理是指对带有杨干象虫的寄主苗木采取的灭疫处理措施。
河北省技术监督局1997-11-13批准1997-11-20实施
DB13/T309-1997
—2—
3设备和材料
软毛刷、清水、水杯
4操作步骤
4.1检验时间
苗木落叶后至分散栽植前均可进行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见附录A)。
4.2抽样
按每批寄主苗木总数的1%~5%的比例从待检寄主苗木中随机抽取检验样品。
4.3清洗苗木
将抽取的检验样品用小毛刷等清洗工具沾清水进行清洗,洗去成虫产卵时封产卵孔的褐色物质、样品上的泥土和其它污染物。清洗的重点是苗木根基到苗高3/4段的苗干和接穗、插条的全株。
4.4实施检查
检查产卵孔用肉眼或借助手持放大镜,逐株逐条仔细检查并记录寄主苗木上的产卵孔,检查的重点是叶痕、休眠芽、皮孔和其它的木栓发达的组织。
4.5计算
4.5.1有虫株率
L%=C/Z×100---(1)
式中:L----有虫株率即有卵孔株率
C----有产卵孔的苗木株数(株)Z---一检验总株数(株)
4.5.3株均虫口密度
M=K/Z------(2)
式中:M----株均虫口密度
K---一产卵孔总数(个)Z---一检验总株数(株)
附录A(提示的附录)
—3—
带疫寄主苗木的除害处理
A1除害处理时间
春季起苗后至分散栽植、育苗前均可进行。A2挖制浸泡处理池
A2.1处理池的形状和大小
浸泡池可以是长方形,边长应略大于苗高,深为1m左右,宽为2m左右,处理时苗木平放池中;也可以挖成圆柱形,深为苗高的4/5,处理时将苗木根部向下垂直浸入池中;还可以挖成底为斜坡式的楔形,浅的一头可与地面相平,斜面长至少与苗高相等,深的一头视苗木根系大小而定,宽视苗量而定,一般不超过2m。为防止药液渗透,处理池内壁及底部要进行防渗处理。永久性处理池,内壁可用砖砌并用水泥加固防漏;临时处理池,内壁及底部铺一层无破洞的厚塑料膜即可。
实际应用中选用什么样的处理池,可根据苗木高矮、有无枝杈、根系大小灵活掌握。处理苗木量少时也可用其他容器代替。
A3配制药液
A3.1农药品种及浓度选用溴氰菊酯1:1000~1:2500倍液
A3.2配制方法
先在池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水量以处理苗木数量而定,然后按池中的水量和所需浓度加入适量的农药,搅拌均匀即可。
A4苗木打捆
为了方便处理,需将待处理寄主苗木打捆,每捆数量因寄主苗木的大小而定,以搬运方便为度。
A5浸泡处理
将需处理的寄主苗木浸人池内药液中,浸苗量以药液不外溢、苗木全部浸入药液为度,至少要确保有4/5的苗干浸人药液中(梢部可不浸药液中)。苗木
附录A(提示的附录)
—4—
浸人池中后,要不断翻动,使之充分着药。浸泡处理时间为5min。处理完后,取出池中的苗木,放在池边控净药液即可调运或栽植。药液可重复循环使用。
A6注意事项
处理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防止中毒。剩余药液须进行安全处理,可
以用于防治其他害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3T 313.9-1997 冬小麦品种中麦9号.docx
- DB13T 313.10-1997 冬小麦品种京411.docx
- DB13T 314.1-1997 玉米品种中原单32号.docx
- DB13T 314.2-1997 玉米品种农大108.docx
- DB13T 314.3-1997 玉米品种锦玉2号.docx
- DB13T 314.4-1997 玉米品种掖单19号.docx
- DB13T 314.5-1997 玉米品种鲁原单14号.docx
- DB13T 314.5-1997 玉米品种鲁原单14号-1350180b0758.docx
- DB13T 314.6-1997 玉米品种户单4号.docx
- DB13T 314.7-1997 玉米品种西玉3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