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
专题二地理计算
精讲
专题二地理计算
类型1比例尺的计算
1.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利用公式变形,知其中两值,计算另外一值,注意单位换算统一)
2.地图上两地实地距离的量算
(1)先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再除以比例尺,即可计算两地的实地距离。(2)根据公式,获得任意两个要素数值,即可计算得出第三个要素的数值,即: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3.比例尺的比较
(1)比例尺形式不统一时先转化成统一形式,再比较大小。
(2)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值越小,比例尺越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小,比值越大,比例尺越大。
(3)图幅相同时,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粗略,比例尺越小。
4.比例尺的放大和缩小
(1)比例尺放大到原比例尺的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2)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3)比例尺放大到n倍(缩小到1/n)后,图幅面积放大到n²倍(缩小到1/n²)。
计算方法
举例
某条等高
线上点的
海拔
与所在等高线的海拔相同
A地的海拔为150米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点的海拔
介于两条等高线的海拔之间
300米B地的海拔450米
类型2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
1.估算海拔
计算方法
举例
山峰的海拔
hH山峰h+d,
h代表距离山顶最近的等高线海
拔,d代表等高距
900米山峰C的海拔1050米
×300A
600
F·
D▲645
600
450
·B
-300s、
150
陡崖的海拔
陡崖崖顶的海拔: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海拔:H小-dH底≤H小。H大为相交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H小为相交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
续表
05千米
计算方法
举例(上图所示)
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
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即为两地的相对高度
A、E两地的相对高度=300-150=150米
不在等高
线上两点
的相对高
度
(n-1)dH(n+1)
d,d代表等高距,n代表两地之间所跨的等高线数量
F、B两地之间跨2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50米,F、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1)×150米H(2+1)×150
米,即150米H450米
2.估算相对高度
计算方法
举例(上图所示)
陡崖的相对高度
(x-1)h≤H(x+1)h,
h代表等高距,x代表陡崖上相交的等高线条数
陡崖D上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为3,等高距为150米,陡崖D的相对高度为(3-1)×150米≤H(3+1)×150
米,即300米≤H600米
续表
气温日较差
当日最高气温-当日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
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各月平均气温之和÷12
山地气温
某地气温=已知气温±两地相对高度÷100×0.6
(依据: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所求点海拔高于已知点时用“-,反之用“+”
年降水量
各月降水量之和
类型3气温和降水量的计算
人口出生率
一年内出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人口死亡率
一年内死亡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死亡率=年内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年内出生人口-年内死亡人口)/总人口×100%
类型4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密度
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单位:人/平方千米
公式:人口总数(人)/土地面积(平方千米)
意义: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
续表
精练
专题二地理计算
类型1、2比例尺、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1.图中铁路穿过的地形高差约为(C)
A.0米B.100米C.300米D.600米
2.王庄到李村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c)
A.0.24千米
C.2.4千米
B.2.4米
D.24千米
B.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A.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3.甲山峰在乙山峰的(A)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雾茶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学考精练数学九年级全一册北师PPT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第二课时).pptx
- 2024学考精练数学九年级全一册北师PPT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第一课时).pptx
- 2024学考精练数学九年级全一册北师PPT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二课时).pptx
- 2025年甘肃省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经纬网地图.pptx
- 2025年甘肃省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陕西)精讲精练:过教材夯实基础——主题九+认识地区(欧洲西部).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陕西)精讲精练:重难点突破——专题四+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南北方地区复习课件++.pptx
- 部编版九下语文第15课《无言之美》同步课件.pptx
- 部编版九下语文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