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王安石《上邵学士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docxVIP

王安石《上邵学士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PAGE

PAGE1

王安石《上邵学士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1、王安石《上邵学士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王安石《上邵学士书》原文及翻译王安石

原文:

仲详足下:数日前辱示乐安公诗石本,及足下所撰《复鉴湖记》。启封缓读,心目开涤。词简而精,义深而明,不候按图而尽越绝②之形胜,不候入国而熟贤牧之爱民,非夫诚发乎文,文贯乎道,仁思义色,表里相济者,其孰能至于此哉?因环列书室,且欣且庆,非有厚也,公义之然也。

某尝患近世之文,辞弗顾于理,理弗顾于事,以襞积故实为有学,以雕绘语句为精新,譬之撷奇花之英,积而玩之,虽光华馨采,鲜缛可爱,求其根柢济用,则蔑如③也。某幸观乐安、足下之所著,譬由笙磬之音,圭璋之器,有节奏焉,有法度焉,虽庸耳必知雅正之可贵,温润之可宝也。仲尼曰:“有德必有言”“德不孤,必有邻”,其斯之谓乎?昔昌黎为唐儒宗,得子婿李汉,然后其文益振,其道益大。今乐安公懿文茂行,超越朝右④,复得足下以宏识清议,相须光润。苟力而不已,使后之议者必曰:“乐安公,圣宋之儒宗也,犹唐之昌黎而勋业过之。”又曰:“邵公,乐安公之婿也,犹昌黎之李汉而器略过之。”则韩、李、蒋、邵之名,各齐驱并骤,与此金石之刻不朽矣。所以且欣且庆者,在于兹焉。

郡庠拘率,复偶足下有西笑之谋⑤,未获亲交谈议,聊因手书,以道钦谢之意,且贺乐安公之得人也。

【注】①邵学士:邵必,字仲详。②越绝:越州的古称。③蔑如:微不足道。④朝右:位列朝班之右。指朝廷重臣。⑤西笑之谋:意谓谋任京官。

译文:

仲详足下:数日前承蒙您给我乐安公诗的石刻本以及您撰写的《复鉴湖记》,打开封缄,忙,慢慢读来,心目为之开阔涤荡,言词简而精,文义深而明,不等按图可尽览越地的美好景色,不等入国可熟知贤牧的爱民情怀,若不是赤诚表达在文章内容上,文章内容贯穿着道义,以仁为思想,以义为本色,表里相济,谁能写到这种程度呢?因而我环列书室,又是欢欣又是庆贺,并非有过奖之辞,大家的议论确实是这样的。

我曾担忧近世的文章,文辞不顾及文理,文理不顾及事实,以堆砌典故为有学问,把雕绘语句当成精辟新颖,好像采撷奇花的花瓣,积攒玩赏,虽然光华馨香,鲜盛可爱,要想问它到底有什么用处,就没有什么了。我有幸看到乐安公和足下的著作,譬若笙磬的乐音,圭璋之类器物,有节奏,有法度,即使平庸的人也一定知道雅正的可贵,温润的可宝。孔子说:“有德必定可立言。”“德行不孤,必定有芳邻。”难道说的就是这个吗?从前韩昌黎是唐代儒林的一代宗师,得到女婿李汉。然后他的文章更加声势大振,他的作文之道更加发扬光大。现在乐安公懿文茂行,超越朝廷大官,又得到足下以宏识清议辅助,必定会光润。如果致力不已,后来的人一定会议沦说:“乐安公,圣宋儒林的一代宗师,就像唐朝的韩昌黎而且勋业又超过了他。”还会说:“邵公是乐安公的女婿,好比韩昌黎的女婿李汉而器略又超过李汉。”如是,那么韩、李、蒋、邵的名声将会各自并驾齐驱,和这金石的刻本一同不朽了。所以又是欢欣又是庆贺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府学行动不便,又恰好足下有前往京城的打算,无法亲自见面交谈,姑且写书信来表达敬重感谢的意思,并且恭贺乐安公得有后继者。

王安石《上邵学士书》

2、邵伯温《苏轼见王安石》原文及翻译译文

邵伯温《苏轼见王安石》原文及翻译邵伯温

原文:

王介甫与苏子瞻初无隙,吕惠卿忌子瞻才高,辄问之。神宗欲以子瞻为同修起居注,介甫难之;又意子瞻文士不晓吏事,故用为开封府推官,以困之。子瞻益论事无讳,拟廷试策献万言书,论时政甚切,介甫滋不悦子瞻,子瞻外补官。中丞李定,介甫客也。定不服母丧,子瞻以为不孝,恶之。定以为恨劾子赡作诗谤讪子赡自知湖州下御史狱欲杀之神宗终不忍贬散官黄州安置。

移汝州,过金陵,见介甫甚欢。子瞻曰:“某欲有言于公。”介甫色动,意子瞻辨前日事也。子瞻曰:“某所言,天下事也。”介甫色定,曰:“姑言之。”子瞻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介甫举手两指,示子瞻曰:“二事皆惠卿启之,某在外,安敢言?”子瞻曰:“固也,然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事上者,岂可以常礼乎?”介甫厉声曰:“某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盖介甫尝为惠卿发其“无使上知”私书,尚畏惠卿,恐子瞻泄其言也。介甫又语子瞻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子瞻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介甫笑而不言。

(选自邵伯温《邵氏见闻录》)

译文:

王安石与苏轼当初没有矛盾

文档评论(0)

195****89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