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肥胖的常用评估方法教师:郭音彤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目录CONTENTS一、身体质量指数二、腰围三、臀围四、腰臀比五、皮褶厚度测量
1身体质量指数
身体质量指数一、体重分级低体重(消瘦)正常体重超重肥胖(Ⅰ、Ⅱ、Ⅲ度)二、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2(m2)
身体质量指数WHO成人BMI分级标准分类国际亚太地区ASCVD危险度BMI(kg/m2)BMI(kg/m2)低体重(消瘦)<18.5<18.5低正常体重18.5-24.918.5-23.9平均增加超重25-29.924-27.9增加Ⅰ度肥胖30-34.928-29.9中等Ⅱ度肥胖35-39.930-34.9严重Ⅲ度肥胖≥40≥35极严重
三、BMI不适用人群:年龄小于18岁的未成年人运动员肌肉特别发达者孕妇、哺乳妇女体弱或需久坐的老人身体质量指数
2腰围
腰围一、测量方法1.被测量者取站立位,两眼平视前方;2.自然均匀呼吸,腹部放松,两臂自然下垂;3.双足并拢(两腿均匀负重);4.充分裸露肋弓下缘与髂嵴之间测量部位。
腰围二、测量要点1.在被测量者双侧腋中线肋弓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处做标记;腋中线肋弓下缘髂嵴中点2.将软尺轻轻贴住皮肤,经过双侧标记点,围绕身体一周;3.平静呼气末读数。
腰围三、读数要点1.以厘米为单位,读数精确到0.1cm;2.重复测量一次,两次测量的差值不得超过1cm,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如差距超过1cm,需再测一次,取三次平均值。
3臀围
臀围一、测量方法1.被测量者取站立位,两眼平视前方;2.自然均匀呼吸,腹部放松,两臂自然下垂;3.双足并拢(两腿均匀负重)。
臀围二、测量要点1.将软尺轻轻贴住皮肤,经过臀部最高点,围绕身体一周;2.观察被测量者姿势是否正确,确认姿势正确后读数。臀部最高点
臀围错误示范
臀围三、读数要点1.以厘米为单位,读数精确到0.1cm;2.重复测量一次,两次测量的差值不得超过1cm,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4腰臀比
腰臀比腰臀比=一、计算公式腰围(cm)臀围(cm)
腰臀比腰围、腰臀比(WHR)是反应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是判断中心型肥胖的依据。
5皮褶厚度测量
皮褶厚度测量一、测量目的1.推算全身脂肪含量,判断皮下脂肪发育情况的一项指标。2.当男性>25%,女性>30%可诊断肥胖病。二、测量部位
皮褶厚度测量三、测量步骤1.使用前设备校准:仪器调零、较正压力。2.被测者暴露测量部位,身体自然站立,肌肉放松双臂自然下垂,体重平均放在两腿上。
皮褶厚度测量三、测量步骤3.测量者站在被测者右后方,取被测者右上臂肩峰后面与鹰嘴连线中点处;4.测量者左手拇指和食中指沿上肢长轴方向将所测部位皮肤与皮下组织纵向捏紧提起;5.皮脂计卡钳的卡口连线与皮褶垂直,两半形测试臂张开,将张开的皮脂计距离皮褶捏提点下方1cm处钳入,松开指柄,观察指针数值的变化。
四、计算公式上臂与背部皮脂厚度相加的和值:[上臂(mm)+背部(mm)]以及脐部皮脂厚度(mm)(下表括号内数值)皮褶厚度测量
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