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输血实践与临床》课程大纲输血的基本知识血液成分、血型系统、交叉配血等输血的适应证贫血、出血、血小板减少等输血的流程与安全血液成分选择、输血准备、操作流程、输血反应监测等特殊患者的输血血液透析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等输血的基本知识了解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熟悉不同血液制品的特性和用途血型与交叉配血1ABO血型系统主要依据红细胞表面存在的抗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2Rh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D抗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3交叉配血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确保血型相容。输血的适应证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低于70g/L,伴有心力衰竭、脑缺氧等症状。急性失血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20%,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症状。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因子缺乏症等,伴有出血倾向。其他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肿瘤等,伴有血液成分异常。血液成分的选择红细胞用于治疗贫血、失血等需要补充红细胞的情况。血小板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预防或控制出血。新鲜冰冻血浆用于治疗凝血因子缺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输血的准备工作1患者评估确认输血适应症2血液配型交叉配血,确保安全3输血前检查体温、血压、脉搏等4输血环境无菌操作,确保安全输血的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确认患者信息,核对血型,准备输血器材。2输血前评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输血风险。3输血过程缓慢滴注血液,密切观察患者反应。4输血后护理继续监测患者,记录输血情况。输血反应的监测持续监测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尿量等。症状观察及时发现输血反应的早期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输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1严格筛选供血者确保血液安全,降低输血反应风险。2交叉配血准确无误避免血型不合引起输血反应。3输血前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史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4严格控制输血速度降低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风险。输血安全性严格执行输血质量控制,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安全。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测,防止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加强输血管理,规范输血流程,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供血者的健康管理健康评估对供血者进行详细的健康史、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测,确保其符合供血标准。安全保障采取措施降低供血者感染风险,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信息,确保供血者的安全和健康。长期管理建立供血者档案,定期追踪其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提供咨询和健康指导。急性大出血的输血处理评估患者情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等,判断出血的严重程度。止血措施采取必要的止血措施,如压迫止血、止血带等。输血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型、出血量和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输血治疗。监测和评估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及时调整输血方案。外科手术的输血管理1术前评估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包括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凝血功能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输血方案。2术中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尿量、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及时调整输血方案。3术后管理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输血方案,减少输血量,避免输血相关的并发症。产科出血的输血处理1评估血红蛋白2判断出血程度3选择血液成分4监测输血反应5控制出血儿科输血特点剂量小儿童血容量较小,输血剂量应根据体重、年龄和病情进行调整。速度慢儿童心脏负担较轻,输血速度应缓慢,避免心脏负荷过重。监测细致儿童对输血反应敏感,需密切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输液管理1液体种类选择合适的液体,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液等。2输液速度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控制输液速度。3输液途径选择合适的输液途径,如静脉、皮下或肌肉注射。特殊患者的输血心血管疾病患者肾脏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肝脏疾病患者输血相关感染防控严格筛选献血者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健康筛查,确保血液安全。血液制品灭活病毒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处理,降低感染风险。规范输血操作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范,减少操作过程中感染风险。输血质量控制血液制品检测确保血液制品安全有效设备维护定期维护保养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技能血液制品的保存温度控制血液制品需要在严格的温度范围内保存以确保其质量和活性。储存期限不同血液制品的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