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1.4(四)加固实例表4.1.4-1列出了加固前后实测的自振频率值,由表可见,加固后,横向和扭转基频分别提高了5.7%、14.3%,由于加固后自重增加,竖向基频降低了5.7%。加固后,梁在设计荷载下的抗裂安全系数为1.276,下翼缘压应力为2.28MPa,均满足规范要求;D35特种荷载作用下,梁体下翼缘均不出现拉应力。根据加固前后实测值的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4.1.4(四)加固实例1.由于京山线沙河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梁上拱度和预应力损失过大、二期恒载超过设计值,中活载作用下,梁体下翼缘出现拉应力,且抗裂安全性不足,同时桥梁横向刚度弱,列车通过时横向振幅大,未满足“规范”及“桥检规”的要求。为实施京山线全面提速,应对梁体进行纵、横向加固。2.采用增设横向水平联结板对桥梁进行横向加固后,在货车90km/h和客车160km/h通过时,梁体跨中横向振幅可满足“桥检规”参考限值的要求。3.采用增设体外预应力束对桥梁进行纵向加固后,在中—活载作用下,32m梁的抗裂安全系数和下翼缘压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D35特制车辆以40km/h通过时梁体混凝土下翼缘不出现拉应力。4.1.4(四)加固实例4.施加体外预应力对梁体上拱度影响很小,实测梁体弹性上拱仅为2.5mm。5.体外预应力束试验结果表明,体外束及其防护体系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采用逐根张拉体外束中钢绞线时,最大摩阻率为5.2%,满足逐根张拉工艺要求。6.体外束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同时体外束锚具、横向预应力锚具防护、转向器等细部构造均进行了仔细的设计处理,在运营期间可以实现体外束的预应力调整和更换,因此加固体系具有良好耐久性。7.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在两片梁内侧增设体外束后,锚后局部应力、沿梁体下缘内、外侧应力差均较小,且对加固后的外观及体外束的保护都较有利,因此加固方案可行。4.1.4(五)施工过程主要工序为:现场勘测放线—确定锚固横梁和转向器支撑横梁的位置—梁体表面凿毛及钻锚固筋孔位—埋设锚固筋—绑扎普通钢筋—安装预应力锚垫板及转向器—立模—灌注混凝土—养护—拆模—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剂—穿体外预应力束—预应力束张拉—切割多余钢绞线—封锚。4.1.4(五)施工过程1.植筋钻孔位置确定。在新增锚固横梁和转向器支撑横梁处,用钢筋位置探测仪探明主梁腹板内钢筋的实际分布。梁体表面不平整将会影响钢筋位置探测仪的探测结果,遇到此情况需事先把梁体表面打磨平整,用水泥浆加107胶在梁体表面涂抹平整,在钢筋实际位置探测完成后,应兼顾到两片梁对应部位的钢筋具体分布,避开钢筋,确定钻孔位置,遇到钢筋左右移动不大于5cm。2.植筋孔位钻孔。钻机钻孔时,要使钻杆保持水平,并垂直于腹板,以免钻出斜孔或损坏钻机、钻杆。应根据所植钢筋的大小选择相应的钻头,并且钻孔深度不应小于所植钢筋直径的10倍。成孔后,孔眼必须用清水洗干净,否则将影响联接板钢筋的锚固效果。4.1.4(五)施工过程3.在新增横梁的梁体表面凿毛,清除浮浆,并清洗干净,以增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联接,一般顶面用机械凿毛,侧面用人工凿毛较为经济。4.锚固剂可在小瓷盆中搅拌,干湿程度以手握成团为宜,因锚固剂初凝时间较短,一次搅拌不宜过多,把搅拌好的锚固剂填满孔眼后,迅速插入横隔板水平螺纹钢筋并打紧,抹平孔眼。5.预应力锚垫板及转向器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确保安装的精度,以免影响预应力束的加固效果。4.1.4(五)施工过程6.模板及其安装(1)采用钢模板,能多次倒用,经济、安全可靠,钢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安全可靠地承受新灌注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特别是附着式振捣器的振动荷载。(2)模板与混凝土相接触表面之间,采用废机油与黄油的混合物作为脱模剂。7.混凝土制作钢筋、模板检验合格后,利用灌浆口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同时要随时观测模板是否有变形、松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浇筑过程应按规定制作混凝土试块。(1)混凝土配制拌合前,应对所有的机械设备、机具、使用材料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混凝土的拌制和灌注正常进行。4.1.4(五)施工过程(2)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拌和采用机械搅拌,拌和物的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出料。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为4min,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坍落度为6~8mm为宜。锚固头的混凝土采用与联接板同标号的混凝土,混凝土用机械搅拌,加入早强剂,混凝土人工拌和达不到理想的和易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结构力学——板的屈曲.ppt
- 结构力学——拱的面内稳定.ppt
- 提速200km工务维修技术——桥隧建筑物(桥梁).ppt
- 天兴洲主塔深水基础施工关键技术.ppt
- 江苏省苏州苏州星海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安徽省浮山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安徽省合肥一中、安庆一中等六校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高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doc
- 上海市崇明区2025届高考物理必刷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