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过D点的直线GF交AC于F,交AC的平行线BG于G点,DE⊥DF,交AB于点E,连结EG、EF.
(1)求证:BG=CF;
(2)请你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详见解析;(2)BE+CF>EF,证明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先利用ASA判定△BGDCFD,从而得出BG=CF;
(2)利用全等的性质可得GD=FD,再有DE⊥GF,从而得到EG=EF,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从而得出BE+CF>EF.
【详解】
解:(1)∵BG∥AC,
∴∠DBG=∠DCF.
∵D为BC的中点,
∴BD=CD
又∵∠BDG=∠CDF,
在△BGD与△CFD中,
∵
∴△BGD≌△CFD(ASA).
∴BG=CF.
(2)BE+CF>EF.
∵△BGD≌△CFD,
∴GD=FD,BG=CF.
又∵DE⊥FG,
∴EG=EF(垂直平分线到线段端点的距离相等).
∴在△EBG中,BE+BG>EG,
即BE+CF>EF.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要注意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AS、ASA、HL.
2.如图,AB=12cm,AC⊥AB,BD⊥AB,AC=BD=9cm,点P在线段AB上以3cm/s的速度,由A向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B向D运动.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运动时间t=1(s),△ACP与△BPQ是否全等?说明理由,并直接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
(2)将“AC⊥AB,BD⊥AB”改为“∠CAB=∠DBA”,其他条件不变.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使△ACP与△BPQ全等.
(3)在图2的基础上延长AC,BD交于点E,使C,D分别是AE,BE中点,若点Q以(2)中的运动速度从点B出发,点P以原来速度从点A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E三边运动,求出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
【答案】(1)△ACP≌△BPQ,理由见解析;线段PC与线段PQ垂直(2)1或(3)9s
【解析】
【分析】
(1)利用SAS证得△ACP≌△BPQ,得出∠ACP=∠BPQ,进一步得出∠APC+∠BPQ=∠APC+∠ACP=90°得出结论即可;
(2)由△ACP≌△BPQ,分两种情况:①AC=BP,AP=BQ,②AC=BQ,AP=BP,建立方程组求得答案即可.
(3)因为VQ<VP,只能是点P追上点Q,即点P比点Q多走PB+BQ的路程,据此列出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得.
【详解】
(1)当t=1时,AP=BQ=3,BP=AC=9,
又∵∠A=∠B=90°,
在△ACP与△BPQ中,,
∴△ACP≌△BPQ(SAS),
∴∠ACP=∠BPQ,
∴∠APC+∠BPQ=∠APC+∠ACP=90°,
∠CPQ=90°,
则线段PC与线段PQ垂直.
(2)设点Q的运动速度x,
①若△ACP≌△BPQ,则AC=BP,AP=BQ,
,
解得,
②若△ACP≌△BPQ,则AC=BQ,AP=BP,
解得,
综上所述,存在或使得△ACP与△BPQ全等.
(3)因为VQ<VP,只能是点P追上点Q,即点P比点Q多走PB+BQ的路程,
设经过x秒后P与Q第一次相遇,
∵AC=BD=9cm,C,D分别是AE,BD的中点;
∴EB=EA=18cm.
当VQ=1时,
依题意得3x=x+2×9,
解得x=9;
当VQ=时,
依题意得3x=x+2×9,
解得x=12.
故经过9秒或12秒时P与Q第一次相遇.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与运算.
3.如图,在中,,点是边上的动点,连接,以为斜边在的下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1)填空:的面积等于;
(2)连接,求证:是的平分线;
(3)点在边上,且,当从点出发运动至点停止时,求点相应的运动路程.
【答案】(1);(2)证明见解析;(3)
【解析】
【分析】
(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直接计算可得;
(2)如图所示作出辅助线,证明△AEM≌△DEN(AAS),得到ME=NE,即可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证明;
(3)由(2)可知点E在∠ACB的平分线上,当点D向点B运动时,点E的路径为一条直线,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N=,根据CD的长度计算出CE的长度即可.
【详解】
解:(1)
∴,
故答案为:
(2)连接CE,过点E作EM⊥AC于点M,作EN⊥BC于点N,
∴∠EMA=∠END=90°,
又∵∠ACB=90°,
∴∠MEN=90°,
∴∠MED+∠DEN=90°,
∵△ADE是等腰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2023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仿真模拟试题(二)(含答案).docx
- 八年级上册数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最新).doc
- 八年级数学试卷.docx
- 初二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4篇).docx
-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除》单元试卷检测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doc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完整).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doc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