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七上第10首夜雨寄北课件.pptx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七上第10首夜雨寄北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

第10首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古诗词曲梳理

文学常识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写作背景

本诗是诗人在巴蜀羁旅期间写给家人的。因为长安在巴蜀的北方,所以题中用“寄北”。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内容梳理

zhǎng

炼字:“涨”字富有动态感,既写出了巴山夜雨灌注秋池的自然之景,也将人的情感波动融入其中,表现了诗人的羁旅之愁与难归之苦。

内容理解:首句在两个“期”的一问一答间,将对“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写出了诗人客居异地的孤寂情怀和对妻子的深切思念。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何当①共剪西窗烛,

却话②巴山夜雨时。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通过设想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反衬今夜的孤寂。

内容理解:想象回家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诗人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

【重点注释】①何当:何时将要。②却话:回头说,追述。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我再告诉你今夜在巴山听雨时,我对你的思念。

这首诗虚实相生,既有眼前实景,又想象未来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和渴望与家人团聚的心情。

作品主旨

1.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词句赏析)

理解探究

这句诗采用对比的写法,将“问归期”的满怀希望与“未有期”的无限失望相对照,突出地表现了诗人无尽的思念。

2.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写作手法)

这两句诗是作者想象与妻子相逢后畅谈的景象。作者以未来相见的欢乐来衬托自己此时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对重聚的希冀,更显得思念之深。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